月光照在始祖山上
时间:2016-06-03 08:07:27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冻凤秋 赵大明

  

  轩辕庙

  

  天心石

  

  天中门

  

  具茨山岩画

  

  

  

  具茨山风景如画。

  豫网小满节气的前一天,午后,天色微阴。

  新郑市辛店镇境内,沿具茨山盘山公路平稳前行。

  车至一处,忽地停住了。抬头,具茨山主峰风后岭赫然眼前。整座山峰仿佛就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炎黄二帝连体像。山体巍峨,满眼葱茏。

  这座海拔793米的风后岭,就是如今我们常说的始祖山。

  一步步靠近峰顶,沿着文献记载中人文始祖黄帝当年活动的诸多足迹、遗址行走,关于黄帝文化的种种传说故事扑面而来。

  仿佛是在顺着时间的河逆流而上,去寻找中华文明最初的光芒。

  ◎全石轩辕庙 抖落千年风霜

  一座小小的轩辕庙赫然立在天地间。

  它是风后岭跳动的心脏。石墙、石窗、石门、石柱、石梁、石顶——一座完全用石头筑起的庙宇。

  《汉书·地理志》记载:“此山西南属禹,东北属新郑,西北属密县。上有轩辕庙,风王庙,其腹有黄帝避暑洞。”

  至少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轩辕庙。堪称中国最古老的庙宇。2700年,历经风霜雨雪,愈加古朴端庄。

  看到门外立着的由诗家贺敬之题写的“中华文明始祖”石碑;仰视门上方悬挂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题写的“人文初祖”匾额;瞻望门楣上黄帝时期的象形文字,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走进庙里,看到端坐着的轩辕黄帝老年像。历史的云烟散尽,时光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

  想到数千年来,人们是在这里拜谒轩辕黄帝。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郑国的相国子产执政时,郑国的国君便开始登山拜谒黄帝。到唐代,具茨山仍然是一座与中岳嵩山并列的“神山”。此后,盛世官方主办、乱世民间自办拜谒轩辕黄帝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至今,每逢农历三月三,远自郑州、许昌,近自新郑、新密、禹州等周边的县市群众便会自发到风后岭,拜谒轩辕黄帝,而在山脚下,往往形成聚集数万人的大型民间庙会。

  “登过具茨不登山,拜过黄帝不拜帝”,何等的盛景!

  不能不感叹,这是一座圣山,是黄帝创业、建都、肇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圣地。

  圣山充满灵性。

  这灵性在嫘祖宫,嫘祖洞。相传当年嫘祖来到具茨山一带,农历六月六与黄帝成婚后,就兴起了育桑养蚕的基地。目之所及,野生桑树果然漫山遍野,手掌形的树叶仿佛是嫘祖的仙手化成。正是桑葚成熟时节,随手摘几颗品尝,甜美多汁。

  这灵性在黄帝迎日峰。传说是“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治民”的遗址。推策台上,竟然留有黄帝的脚印和黄帝与嫘祖的坐印。纵然只是想象,但站在峭拔的山峰上,足以让人遥想黄帝当年的神采,必定是意气风发。

  这灵性在峰顶的琴声回音道。陪我们上山的新郑市宣传部工作人员刘象乾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的牛青山走着走着,忽然站住了。“啪、啪”,掌声如雷,回音“啾、啾”,远处的中天门立刻响起弹琴似的回声,远远地,听得人莫名地感动。

  这灵性还有很多。新世纪初,位于新郑市内的黄帝故里景区扩建时,修建通往黄帝故里祠的桥路,竟然挖出明穆宗隆庆四年建的轩辕桥。2014年,新郑许窑村村民意外从村北姬水河内打捞出重修自然山寺佛殿碑铭石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载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等活动的第十四通重要碑刻。

  当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和想象力在某一瞬间奇妙地吻合,5000年前的历史变得清晰可见,人文精神的源头如此丰美,温润,可触,可感。

  ◎凹穴岩画传递天人合一之美

  黄昏时,起风了。

  眼睛在风里闪亮,在风里惊叹,在风里湿润。

  沿着具茨山上绵延的公路,在风后岭、老山坪地带,我们不时停下脚步,跟着牛青山,看他熟门熟路地带我们攀爬上一个又一个山坡。

  2800多幅散落山脊或坡顶的凹穴岩画是先人第一次敞开心扉,与天地的对话。

  最初是一位叫刘俊杰的禹州摄影师发现并拍下了数百幅具茨山岩画照片。2008年以来,新郑市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先后多次对具茨山岩画进行调查,取得大量可靠的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环境考古学家周昆叔的研究结果表明,具茨山岩画应该在距今“八千到三千年之间”。许多专家认为,具茨山岩画群是在中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规模的古文化岩画群。它较早地、较清晰地表达了黄帝时代先人及其后裔对天文、地理的认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体现。

  不独岩画,在这一带,考古学者还发现了大量的巨石文化遗存。

  具茨山上的巨石文化遗存多位于悬崖绝壁处,几块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巨石,凌空安放在数块小石头上。看似随时可能坠落,实则幽深稳固。就那么远远地望去,已是惊心动魄。

  而在风后岭悬崖边一处凌空叠石的平面上,专家们竟然发现一副刻凿规范的象棋盘。该棋盘除了没有刻画“楚河汉界”之外,其格局与现代中国象棋完全一样。

  也许正如瑞典岩画学者埃文斯说的那样,要想理解史前人的想法和抱负,你必须把自己从20世纪的科学知识中分离出来。忘记你已经知道的有关我们这个地球的任何事情。忘记我们已经了解的行星,以及他们环绕太阳的运行轨迹和季节的轮回。

  凝视一块块岩石上,那些凿磨出来的双排状的、梅花状的圆形凹穴,那些棋盘状网格,那些如山河一般的线条,如星辰般分布的孔洞,去揣摩古人的心思。先人如植物般从大地生长出来,仰望天空,俯瞰大地,感受到一种遍及宇宙间的力量。

  当我们站在双咀岩画点,在无比开阔的视野里,北望风后岭,南及禹州村落,脚下有杂草摇曳,岩石岿然不动。这是具茨山上唯一一处刻在两块岩石上的岩画,左边似北斗七星,右边似河流走向,传递出天人合一的美,妙不可言。

  不远处陡斜的山坡上,一群人开着吉普在赛车。一辆车冲上了山坡,另一辆突然熄火,停在山腰,随时有翻车的可能。人们大叫,大吵,终于把那辆车拉了上来。

  牛青山担心地说,这么猛烈,会对岩画造成破坏的。我们离开的时候,那群人又转到另一处山坡,继续玩命冒险。

  ◎古禅寺巧遇一碑一屋一奇人

  风后岭东南麓,半山腰,古禅寺出现在眼前。寺院依山就势,坐北朝南。伴着青山绿水,如在画中。

  一步步走进山门,到大雄宝殿,然后爬上高高的台阶,走近新修建的观音塔。在禅房遇到一位居士,从他口中听到了释行贵法师的故事:曾是一位医生,在学界颇有名气。52岁那年,却得了癌症。于是病退,到少林寺出家,服药,练功,静养。病情好转后,她便投身到爱心慈善事业中。在世界各地义务行医,捐资扩建郑州佛光寺,修建新郑古禅寺,在省内捐建多所希望小学。

  听罢,心里存了一份想见见这位法师的念想。

  返回,走到大门处,看到东南隅一处古屋,周围是正在修建的禅院和僧众住所。一位尼僧正站在工地上和工人商量着什么。看着她的样子,心下一怔:这位会不会就是释行贵法师。犹豫了一会儿,走上前去,果然是。

  她带我们走到古屋外的一角,拨开掩映的树叶,一块古碑出现在眼前。是乾隆三十九年《修建金刚殿记》碑。依稀还能看见碑文记载:“风后山之麓盖有古禅寺云,寺当山之巽地,列嶂环抱一游焉,辄盘桓而又不能去,诚一方之胜,概也独楷,山门未建,未免有缺……”

  而据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载:“古禅寺在县西大隗山南麓,又山椒至巅有庙三,祀衮冕者于中。庙祝以为中岳之神。疑本黄帝祠也。”

  借此,她判断这里最初应是黄帝祠,并下定决心,重修古禅寺。

  走进屋内,一张床,简朴的铺盖,释行贵法师就住在这里。

  她说,我已经是73岁年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下半身经常发麻,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只想一心一意把古禅寺修建好,让更多人来此地静修。修身养性向善,获得觉悟,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使自我的心觉醒。至于谁来当住持,都不要紧。建好之后,我的心愿就完成了。

  声音爽朗豁达。

  走出寺门,天色已晚。

  到一处农家菜馆。清幽的院落,院子里摆着石桌石凳,栽种着各种果树,杏子黄了,挂在枝头。当地人下了班,来到这里,吹着清风,品尝美味可口的农家菜,一脸的惬意。

  据说,这家老板在此地开了好几处类似的菜馆,生意红火。

  下山时,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皎洁美好。想起大诗人杜甫当年的吟咏:“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

  月光照在始祖山上,照亮华夏文明的来路,也照在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心上。⸈꼈㤈1

  链接

  具茨山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岳嵩山向东部黄淮平原延伸最长的一座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西起登封市,东抵新郑市与禹州市间。总长约55公里。平均海拔 600-700米。具茨山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山,“具茨”就是“结茅为舍”之意。《庄子·徐无鬼》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更明确指出:“大隗山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即是山也。”同时,他在记述洧水流至新郑地域时又引《帝王世纪》云: “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主峰风后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境内。此峰因黄帝大臣风后封地而得名。据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78岁的刘文学介绍,1997年,为配合黄帝故里景区建设,将风后岭更名为始祖山。

  具茨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