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与智慧
时间:2017-10-28 06:35:26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龚立堂

  河

  几乎每一座闻名的城市,都有一条如雷贯耳的河,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母亲河。

  光山官渡河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它是光山人的母亲河。

  光山南去有长河,两岸春风涨绿波。斜日扁舟重回首,向来官柳已无多。

  这是明代诗人贺守约《官渡清波》中的诗句。“官渡清波”是光山古代的“三台八景”之一,亦称官渡春波。有明人李逢阳《官渡春波》为证:“白马源头欲滥觞,汤汤百折走浮光。中流誓楫知谁健?隔岸呼舟过客忙。”

  光山官渡河源起上游新县的万子山,名曰潢河,又名小潢河。小潢河全长140公里,尽管流经光山县境内的长度仅有48公里,但流域面积却达919平方公里。千百年来,世代居民不称其“小潢河”,均称之为官渡河,大抵缘于此吧。

  据说,在我国有好几条官渡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黄水东北流,木棱关水注之”,说的就是光山的这条官渡河。史书记载:“秋冬深晴,滩沙浅泛,撩衣便能涉水。每逢夏雨积涨,汇侵群流。登大观楼而望,一片弥漫荡漾,远岸像在飘浮,而河心清波独泄。”从记载描绘的情况看,历史上的光山官渡河,河水涨时,大河汤汤,奔流恣放,粼粼闪光,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壮阔与气派!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官渡河似乎一下子改变了速度和声势,不再有清波荡漾,有的只是污水横流、水质低劣,河沙淤积、河道紧窄,河道生态功能尽失。

  为保护和治理好官渡河区域自然生态资源,新一届光山县委、县政府作出对官渡河区域进行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2015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光山县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光山人民描绘了一条令人遐想的舞动玉带。

  俯瞰官渡河,好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光山南城。龙山好比是龙头,珠山好比是龙珠,这条龙正兴致盎然地戏着龙珠,顺着水势,蜿蜒前行。

  横看官渡河,又恰似一袭白纱的曼妙少女,绕弦城款款东去,像一颗镶嵌在光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今日的官渡河,可谓波光粼粼,清波荡漾,气势磅礴。

  桥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说起光山的官渡河,就不得不说官渡河上的桥。

  官渡河历史上曾有一渡口,古渡口在解放后被简易的木桥所代替,只留下模糊的印迹。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木桥才被替换成双车道的水泥桥,这在当时已是光山桥梁的标志性建筑。

  天赐桥因天赐城而得名。位于光山县斛山乡蔡桥村的天赐城古城址,始建于东汉,又称天子城。汉光武帝起兵反王莽时,行军至此,见此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遂筑土城屯兵拒敌,后终成帝业。此后古城延续,至明太祖时,也曾在此屯兵。小小的天赐城,历史上竟接待了两朝皇帝:一位是汉光武帝刘秀,另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

  正在兴建的天赐桥,采用“鹰击长空”的创意设计方案,桥长458米,桥宽20米,全桥8孔。明年竣工后的天赐大桥,将成为光山东城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而渡河店人行桥,则是官渡河历史上第一座景观桥。走在全长260米的渡河店人行桥,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特别是紫水下游1号橡胶坝的建成蓄水,使官渡河上游的水位提升了2米左右,昔日的旱河又恢复了生机,近6平方公里、8600亩的宽阔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柔和而静谧。随着距1号橡胶坝4公里的天赐桥2号橡胶坝的兴建,官渡河新增水面3000亩。偌大的官渡河将形成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的两大湖泊。

  今年端午节前夕,龙舟赛在官渡河拉开帷幕。

  那天上午,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我一走进龙舟赛现场,就被人山人海的场面震撼了。官渡河两岸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河岸成了涌动的河流,每个人都翘首等待着赛龙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随着一声号令,激烈的赛事上演了!只见一条条龙舟像离弦之箭劈开水面,极速而行,那昂起的龙头威武霸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每个龙头边都站着一位手持鼓槌的威武汉子,当然还有一位妙龄的“法国女郎”,其面前都放着一面鼓气助威的大鼓。

  船身上坐着十几位手持船桨的水手。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水手们划着短桨,整齐划一地一起一落,飞速前进,卷起千层浪。

  忽然想起张建封的《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智慧

  光山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诞生地,“司马光砸缸”的智慧典故家喻户晓、千古流传,故有“智慧之乡”之美誉。

  司马光出生时,其父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缸上,失足掉了进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缸,缸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而他更是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走进司马光故居纪念馆,院中心为司马井、养粹亭,院内曲径通幽、花草繁茂、小桥流水,典雅秀丽。故居内收藏有宋代石碑刻、元代石狮等珍贵文物。但院内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院墙边的一组群塑像,一看便知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智慧之光耀中原。近年来,光山县以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司马光智慧文化为先导,成立了司马光文化研究会、司马光历史学会、司马光教育基金会等,大力发展以人文智慧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加快“智慧博物馆”和“智慧文化园”旅游项目建设,使旅游业有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还在司马光故居举办了“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首发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临水而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光山人素称本邑为“弦山紫水”。官渡河在城市建设者的生花妙笔中,孕育着城市的生命,更展现着智慧城市的内涵。

  清澈的河水,茂盛的绿植,壮美的喷泉……官渡河,这条光山人的母亲河,在新时期老区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又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难道这不是又一种智慧吗?!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