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店河 盛衰古寨堡
时间:2018-04-27 07:05:0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冬夏

  

  绘图/王伟宾

  

  古寨堡的“大圆门”

  

  阎氏家族老祠堂 

  这个仲春,自卫辉市西北入太行山,山环水绕四十分钟车程后,来到一个三面临山一面临水的清代古寨堡——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水名沧河,河道狭窄水流轻缓。村后小山,低矮平缓,像罗圈椅,小村舒服地被它圈在怀里。

  “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小店河村有山之静,水之动,动静相宜,深具画意。

  这个古村落,2000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进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它有复杂精巧的整体防御体系,在太行山区很有典型性。它数百年的建筑史背后,是阎姓家族的发家败家史。其兴其衰,有浓郁地域特色及“现实合理性”。它的发展史,是中国农村经济、宗法社会及伦理精神三大因素进程下农村社会发展的缩影。

  ◎天人合一古村落

  小店河古寨堡,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有寨墙环绕。寨内,现存10座老院落,每座院落少则三进多则五进,共有23进四合院、399座房屋。

  “小店河古寨堡能出现在狮豹头乡这样偏僻的地方,是因为它的建造,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河南省社科院历史学者徐春燕说。

  小店河,属于太行山基岩山丘区的苍峪山区,苍峪山山体长约24公里,呈弧形,自西北向东南蜿蜒于沧河两岸。山环水抱,形成一块盆地,盆地中有个形如神龟的高坡,坡上,就是小店河所在了。

  “小店河三面环山,成功阻挡了风沙侵袭,受冬季寒流影响较小。北面临水,利于灌溉。村子位于龟形高坡上,利于排水泄洪,又视野开阔,景观良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沧河北面是古官道,交通便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者吴柳琦撰文分析。

  在沧河边眺望它,古寨堡隐退在圆洞形石砌寨门和短短石砌寨墙后面,这和平原古村大宅,打老远就撞进眼帘的张扬,是对比。

  爬上村后低山俯瞰它,丛树掩映中,它与周边融合得含蓄自然。傍着它向南边建的新村,一直铺展到山脚下。两者相比,老村落更具美感。走近老村落,泡桐花未大盛,梢头缀着三五朵,杨柳已绿如烟雾,把灰黑鱼鳞小瓦屋顶、青石夹泥墙面的黯淡大宅,点染得有了生机。

  岁月沉淀,老院子有足够多的故事。它的门板褪尽颜色,灰白木纹清晰,上贴红彤彤春联。几处影壁墙上,还有红色“忠”字和“毛主席语录”等。绝大多数院落未住人,有一处四合院,大门用土泥淤塞封闭,正房屋顶塌了三分之一,院中树藤皆枯。厢房楼倒是完好,一楼黑漆门洞开,站门口犹豫数分钟,到底未敢进。

  住人的院落,不过三两处。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院中杂树绽出新叶。堂屋坐落在数级高台阶上,台阶上堆放着村民捡拾的剔透上水石。堂屋廊柱头有精致雕花,堂屋门上挂着红色棉门帘,挡住了初春寒气。

  老屋不隔音,站在院子里,屋中人对话嗡嗡作响,像环绕立体声一样。

  小村落位于卫辉市一处大景区内,它也建了农家乐、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游人不多,在迷宫般大宅里,撞来撞去,因为宅院内说明文字过少,游人多半是一脸懵。

  吴柳琦撰文分析,小店河建立了一个内向耗散自活系统。所谓内向耗散,即不求助于外界供给和排废条件下自行良性周转,进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系统作业,也就是自给自足。

  小店河村前有河,村边有良田,后山上有树林、竹园,竹园里饲养鸡鸭。村里饮用水来自沧河,村民们上游饮水,中游洗食物,下游洗衣物。水是活水,自净能力较强。小店河的自给自足,也体现在建材上。外墙与寨墙使用了大量石头。屋墙“里生外熟”,里面土坯,外层以砖石包砌,皆就地取材。

  “小店河人的传统生活,只向自然环境索取了很少的东西,没超出环境调控力。不像现代社会,向大自然索取无度。”徐春燕说。

  ◎固若金汤石寨堡

  明代,中原匪患严重,到了清代,中原有捻军大范围起义暴动。民国,相关资料记载,全省各类土匪有40万。这导致中原“寨堡分布广泛,因地制宜复杂多样。小店河则是有代表性的一座:规模较大,以宗族、乡党形式聚居存在。以共同对抗外敌为基础,寨内居民,互帮互助。有充足的粮草储备,水源可靠,具有较好的防御性。”吴柳琦分析。

  与小店河形成横向对照的,是豫北鹤壁肥泉村,同样修建于明清至民国,同样是规模很大的寨堡式建筑,防御功能突出强大。肥泉村古寨堡,数百年从未被土匪攻破过。小店河也一样。

  小店河古寨堡,大致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寨墙和寨门。环村是两米多高石头垒砌寨墙,现在已不完整。来到后山寨墙边,看到寨墙顶铺着比寨墙宽的石板,石板摆放了小碎石块。若想翻墙,突出的石板让你爬不上去,爬上墙头又会碰掉碎石块,惊扰守寨人。

  寨门还剩下两座,大寨门立于从河边进村入口,面阔一间,砖石结构,是小店河“地标”。小寨门在后山上,如角门大小,石砌。

  进了寨子,也难进第二道防线:院子。建筑群共有十路大院(文物部门编号为十号),每路院落三进到五进不等,十路大院,在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设了一条南北暗街,族人可自由穿行。暗街两头,设防御措施。各路各进院落,互为整体,又各自封闭独立。院落与院落间,是小巷,仅容一人通行,两侧是三米多高围墙,防御性极佳。小巷子尽头放一个人防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进了院子,也难进第三道防线:房子。

  各座房舍,筑起厚高外墙,内院采光,外墙开小窗或不开窗。《卫辉文史资料》记载,当年阎家,看家护院的几十口子人,甚至“自己会造一种歪把子土枪”。

  三道防线,防备得太好,有些小土匪也不敢乱打主意,数百年间,小店河这座“村级寨堡”未遭匪患。

  中原,还有另一座古寨堡——郏县堂街镇临沣寨,防御坚固如铁桶,不但土匪不能扰,当年连侵华日军也连攻数天攻不下。

  远近山民口口相传,阎家有巨额财富,有藏宝地窖、银楼院等等。还有人试图“盗宝”。那是2007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几个人“起开地上方石,挖了个深坑,赶上变天,电闪雷鸣的,盗宝的丢下工具,吓跑了”,村民说。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还因此拍了一集《小店河寻宝》。

  难怪大家对它有财富的想象,399间房的规模,几乎每间临街房外墙都有拴马石,每块拴马石,可拴两到三匹骡马,可以想见,阎家曾有多少来往客商了。

  ◎尊师重教养精神

  200多年前的1748年,山西穷书生阎榜和哥哥阎勇来到小店河,开荒种地,剥野生楮树皮泡沤造纸。温饱解决后,有“晋商精神”的阎家兄弟发现,这儿草盛水好,羊皮质量高,开始大量养羊,最盛时,“养了上万只羊,羊倌有一两百人。阎家的羊,一直放到了山西”,村中老人讲。

  卫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呈西南东北流向流经卫辉市区,明代,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设卫辉盐仓;清代,“车马少于船”,漕运依然发达。清末,京汉铁路通车后,卫河运输大动脉地位才日渐丧失。

  沧河边有古官道,阎家粮食、纸、羊皮等货物先经古官道陆行,到卫辉卫河上船,经卫河入海河至天津。船回程时,带洋货回来销售。自清道光至民国初期,阎氏数代人累积财富,十路大院几乎全部落成,家族成为当地“六大豪绅之首”。200余年间,阎家人善经营,富机变,又重视教育。《阎氏家谱》记载,阎家六代,出过几十个秀才。十路大院中的3号院和4号院,都是文秀才院。还出过几个贡生。

  古寨堡5号院,大门洞呈圆拱形,这里有当年的书房院,装饰精雅,大正屋名为“攸宁所”,意为“君子心安定”。

  阎家族中男儿,都在此读书。阎家还从城里请来名师授业。一个营商家族,满眼里银钱出入,还能如此,难能可贵。

  阎家败落,始于阎玉德贩毒和与刘姓打官司。上世纪20年代,阎家后裔中,出了个阎玉德,他历时十余年制贩毒品,发运山西、山东、河北等地,1943年,他被逮捕法办,不当获利被清算。

  阎家有刘姓佣人,因偷阎家东西被打伤身亡。“刘家要饭打官司,阎家拿钱打官司,花的银子把骡子腿都使瘸了”,两家缠讼数年,阎家彻底败落。

  和肥泉村一样,小店河也是独姓村,一个血缘家族成聚落,往往表现为以祠堂为中心,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背景的生活秩序、空间结构。祠堂让村落表现出明显内聚性和向心力。

  “世俗世界里,维系阎氏家族生活来源的是经商做生意,精神世界中,维系家族正常运转数百年的构成原则,它深刻的社会组织内涵,来源于祠堂。”徐春燕说。

  阎家祠堂,位于古寨堡最好的位置,在最靠近主寨门处的一号院内。它始建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后毁。民国时祠堂重建为四合院,后再毁。眼前的祠堂,院落不超过20平方米,三栋简陋小房子,围绕院当中的萋萋荒草,荒草中有零星新绿。

  以往200余年时光中,阎家人在祠堂里,供奉祭祀祖先,商议族内大事,传承家族治家理念,制定严格家训,念诵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制。

  一个血缘村落里,曾最重要的建筑现已面目全非,这成为当下语境中乡土中国的传统宗法社会已然消泯无踪的注脚。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店河人先离开古寨堡,搬到对面建了新村子,很多人又离开村庄,迁往山下进入城市。

  即便如此,阎氏家族200余年历史中,塑造的“进取精神”“致富理念”,作为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仍是小店河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小店河古寨堡,虽无之前鸡犬相闻、炊烟四起的人气,但仍像睿智老人,为后人坚守着历史文化的根。冯骥才曾说:“传统古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他还表示,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消失了九十万个自然村,其中不乏古村落。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这种背景下,中原古村落包括小店河古寨堡,值得关注!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