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村的”宝贝”
时间:2018-05-01 20:28:00 | 来源:豫网-河南门户 | 作者:

  

  偃师市有一个翟镇镇,翟镇镇不但是中州名镇,还是华夏古都,境内的二里头文化声名远播,同样,在这个古老的名镇里还有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在闪闪发光,这就是翟镇镇的前王村。

  前王村有7个生产组,2000来口人,90%的人家都姓王。谈起这个“王”字颇有说头,古代造字,三画连其中为之“王”,“王”的三横指的是天地人,中间一竖参通,名曰“王”字。因此前王村的名字很大气,众人都说气势磅礴。

  到过前王村的人很多,但多数人只知道前王村的条条道路是硬化的水泥路,只知道很多人家在搞针织,在种植土豆,在搞养殖。而不知道前王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宝贝,那就是前王村几百年来留下来的石碑。

  这些石碑是记录前王人从洪武初年由山西太原洪洞县迁过来以后的发展情况,先人们为了纪念代代人发展的状况,雕刻下了一通通近乎两米高的石碑,这些石碑均砌在了现在村委大院的一个祠堂里,祠堂是瓦房,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上面有脱落的瓦片,土坯墙上也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只有房子前面种植的几棵风景树衬托着房屋的衰落生机。

  一天,我到村委大院转,看到早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房屋,心生疑虑,房子如此破旧,何以还能在风雨中飘摇?我走过去,通过没有玻璃的窗子观看,却吃惊地发现里面有十几通黑色,但已经失去亮光的石碑在墙上砌着,一米见方的距离竖着摆放一通,大致有14通石碑。为寻找失去的历史,我用手机拍了照片,永远的保存了下来。

  这些石碑是啥时间砌进去的?是谁指挥着砌进去的?为何要把这些石碑砌到坯墙里去?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访了村里年逾花甲的盖房人老王。

  老王说,具体的时间他也说不清,但肯定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几年里,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在当时的背景下,破四旧,立四新,砸烂旧世界,破除庙宇等,现在说的”屋脊陆兽”当时被毁坏的很多,前王村这些石碑本来当时在村委大院的一间小房间里摆放着,为了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时任大队长的王德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召集十几名村中壮年劳力,连夜悄悄把这些石碑从小屋里运出来,全凭着壮年人的力气把这些石碑一通一通地抬起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了土墙里,摆放好后赶紧用泥巴在石碑上涂抹一遍,这才把石碑砌进了墙里,才让这些石碑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躲过了一劫。

  据说后来红卫兵们拿着大锤摸到大队部想砸烂这些石碑,村人都说不知在哪,红卫兵连住打听了多位村民,村民均摇头不知,红卫兵们这才感到没戏,离开了前王村。

  就这样,十几通石碑保存了下来,大队长王德安保护石碑的英明也流传了下来。

  这些石碑成了前王村发展史的见证。

  如今的前王村日新月异,村内盘根错节的道路统统硬化,搞针织的、搞种植的,比比皆是,面包车、小轿车不断涌现,楼房披着节日的盛装,路旁的盏盏明灯使夜幕下的前王村更加璀璨,勤劳、勇敢、睿智、善良的前王村人,正在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昂首阔步地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安朝)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