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上的老手艺
时间:2019-10-25 08:55:29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任振宇

  23岁那年,淅川县毛堂乡南泥湖村的张玉国辞了县机井队的工作,成了给牲口“修脚”的师傅。这种行当,俗称“修马掌”,是张家的家传手艺。张玉国有过手艺吃香的风光,也经历着手艺过时的失落……

  “好汉不愿干,赖汉干不了。”在张玉国眼里,自己手中的这份手艺,从来都不是讨喜的营生,如今更是如此。前不久,寂寞两三个月的张玉国终于等来了一单生意,“是个大活儿,有二十多头牲口哩!”

  凌晨5时许,顾主的汽车停在了早早等候着的张玉国面前。尽管修马掌这行当早就没了往日风光,但爱惜牲口的顾主,依旧敬重这份手艺,敬重有手艺的张师傅。“一般人干不了这活儿。多下一刀,容易伤到牲口;少下一刀,没多久得返工。要在分寸上拿捏好。”面对恭敬的顾主,张玉国显得对自己的手艺格外自信,少言寡语的他话也多了。

  想要牲口任人摆布,并非易事。劲儿使不对了,牲口不明白你的“语言”,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白费一番力气倒不算什么,稍不注意,惹恼了这些家伙,“随便尥一蹶子,就够你喝一壶的。要是哪个修掌师傅从来没挨过踢,那可真是瞎话!”张玉国说,即便是像他这样的个中好手,学艺时被踢的次数依旧数不过来,“干我们这行,伤筋动骨并不稀奇。”纵然如此危险,可修掌师傅从没有“工伤”概念。“挨踢跟顾主没关系,怨就怨自己学艺不精,这是行规。”

  张玉国的自信是有资本的。10多岁,他师从三哥,只四五年工夫,手艺便盖过了老师。“那时家家户户养牲口,修掌师傅忙起来,一天比工人一个月挣得还多。”也正因此,张玉国才会辞职。那时候,张玉国常在逢集时到镇上出摊儿。往往他人还没到,远近村民早早就牵着牲口排队等候了,队伍能排到几十米开外。为这,他专挑人少、空旷的地方支摊儿。只是这样的景象已几十年未见了,张玉国也上了年纪。手艺还在,生意少之又少。有时候,张玉国也在想:行当是不是和人一样,有年少,也有年老?

  经常不修掌了,不单是因为行当迟暮,儿女的阻挠也是一个原因。这些年,孩子们怕他累着,更担心出危险,都劝他安心养老,可张玉国却不忍心撂下这门手艺。毕竟,它曾给张玉国带来过风光。那时节,庄稼人爱惜牲口,离不开这手艺。修掌师傅不管走到哪儿,都被人捧着敬着。

  张玉国这手艺,也曾为家人换来衣食无忧的好日子——10年间,两代人盖起了砖瓦房,还成了村里最早买电视、农用车的人家。

  张玉国闲不住,也是因为至今仍看不得牲口受罪,“蹄子长得走不了路了,又找不到别的师傅了……”

  逢人遇事,张玉国喜欢说自己是给牲口“修脚”的人,虽然颇有调侃味儿,可他学艺那会儿,还真没人轻视这职业。过去,县里经常组织修掌师傅考试,四五十人同场竞技,看谁的手艺又快又好。张玉国的三哥在考试中获得过第二名,“获奖证书拿到集市上一展示,比啥广告都好使。”张玉国入行时,县里已不再组织考试了,可好的修掌师傅对自己手艺的要求,并未有半点怠慢。做了40多年修掌师傅,张玉国也摸透了牲口的脾气。不管多倔的牲口,只要他上手一摸,服服帖帖的,连饲养牲口的顾主都自叹不如。

  而如今,一身的能耐还在,使唤了多半辈子的老工具却相继报废了。张玉国也曾想把手艺传给晚辈的,可现在还有谁愿意把精力花在一项即将消失的手艺上啊?他心里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强求不得。所以,当大山里的几位老顾主来请他修掌时,每次干活,他总要边干边仔仔细细地教着……

  “岁月不饶人啊。再过几年,我也真没体力再干这活儿了。这门手艺要真失传了,还真怨不得别人,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还有多少人会养牲口当役力呢?”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