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读村志有感
时间:2019-12-27 07:53:06 |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 作者:

  □老三

  在大学我学的是历史专业,所以对史志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参加工作后我参与编写了单位的志书。日前,初中时的班主任敬收老师给我一本《罗口村志》(送审稿),嘱我与省史志办联系,做些协调工作。翻开村志,我一口气地读了下去,天渐渐暗了,同事们纷纷下班了,我一无所知,直到很晚才读完。掩书沉思,浮想联翩。罗口,是生我养我育我的地方、魂牵梦绕的家乡,虽然朝夕相处了16年,但了解还是太少了,已届天命之年的我今天通过村志才略知一二……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叫罗水。发源于巩登交界五指岭山麓,一路穿越沟河峡谷,在凤凰山、婴梁山、金牛山三山夹缝中顽强冲出山口,蜿蜒向西奔去,注入洛河,汇聚于黄河,全长30.8公里。罗水又称罗溪、罗川、长罗川,现名坞罗河,是伊洛河在巩义境内的一条重要支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资治通鉴》和《巩县志》都有记载。她宛如一条玉带从东、北、西三面拥抱着一个村庄,这里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土壤肥沃,当地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河的两岸,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生不息。这就是我的家乡——罗口,位于巩义市西南部、嵩山北麓,是西村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

  五十多年前我就出生在这里。在这里读了小学和初中,1978年去西村上高中(巩县第十一高中),1980年9月离开家乡到郑州上大学。上大学之前在村里住的是地坑院,俗称“窑坑”,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有的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我们住的“窑坑”在村中心,11孔窑,共住了四户人家,约二三十口人,像一个大家庭。每家在窑洞外都有个灶火,做饭时炊烟袅袅、叮叮当当,饭成后各自一家围坐在院里的石板桌上,虽是粗茶淡饭,但也吃得津津有味。在此我住了20年,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生活,仍历历在目。现在人们都去三门峡陕州看地坑院,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地坑院也有一定的历史和代表性,主要是宣传、发掘和维护不够。地坑院挖建相对容易,投资不大,冬暖夏凉。现在想想,当时要不是有地坑院,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和酷热的夏天呢?

  说起地坑院,也不能不说“罗口遗址”了。前几年有一次回家,在离家百十米的紧邻罗水的村口看到一座碑,上刻“罗口遗址”。此碑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而立。大概意思是说罗口人文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罗口先民就在这里生活、繁衍发展,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以及汉文化在这里都有丰富的遗存。中、美、澳三国联合田野考古调查组也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说明,我们的先人在古代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们罗口村和罗口人的骄傲和自豪!

  从“罗口遗址”的范围看都是在罗水两岸及其四周,这又印证了一个规律,人类的发展从来都是沿河而居的,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大都如此。我们的先人也是选择在罗水两岸定居生活、繁衍生息。所以说罗水是文明之河、生命之河,罗水文化是河洛文化的组成部分,罗水滋养了两岸人民。正因为如此,明清两代,康、阎、王、杨等二十多姓从各地迁居罗口生活。史料记载,沿岸民众早有引水灌溉、水力磨面、弹轧花的传统。罗口是巩县最早引水灌溉的地区之一,清末民国初年罗口已有数百亩灌溉农田。五六十年代在村东修建了全县唯一的中型水库——坞罗水库,灌溉面积两万多亩,解决了附近数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可以讲,罗口村民是罗水的最大受益者。记得在高中上学时我就常对同学吹嘘我们是“罗口盆地”的,三面环山,一面与平地相连,土地肥沃,有水浇地,粮食产量高,有白面吃。当时麦季一人能分一百多斤小麦,而山上的张沟、圣水、赵窑每人只分十几斤小麦,这真要感谢罗水呢!一是上游修了水库,大部分农田可以灌溉;二是无论多么干旱,由于上游有水库,村里打机井相对容易,不用打很深都有水,20世纪70年代全村机井就有30多眼。可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农业方面,罗口人是种地能手,在全镇名列第一,全县名列前茅。小时候常听大人讲,粮食产量过黄河了、跨长江了。在工商业方面也不差,起步较早。古罗口道穿村而过,商业活动随之而兴,沿路临街有粮油店、饭店、旅店、药铺、理发店及骡马店、铁匠铺、木匠铺、染坊等店铺,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火通明,曾被称为“长罗川古镇”。工业也起步较早。1969年村里通电之前,已有一些手工业和手工作坊。通电以后,先后办起面粉厂、砖厂、翻砂厂、水泥厂、拖拉机站等队办工业。村里富余劳动力到厂、站务工,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当时二哥在砖厂上班,月收入15元,较为满足。也不时给我些零钱,买些学习用具,对我帮助不小。尤其是1975年,毛主席为回郭镇兴办“五小企业”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题词“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后,村办工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入21世纪,村里先后出现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推动了罗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解决了,也不能忽视教育,忽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历史上罗口就尊师重教,清末考中了四位秀才。清末到民国年间,村里办有五所私塾。民国28年(1939年),成立了“罗口国民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群众集资办学、兴建校舍,基础教育突飞猛进。1978年我们那一届考上高中26人,1979年考上高中32人,升学率在西村公社名列第一。当时初中设在北后地1971年建的一排拱顶砖房里,现在这个院是小学。现在每次回家路过学校门口,都要探头往里看看,回想起当年上学经历,颇有感慨!我小学初中共上了7年(小学5年、初中2年),1978年考上高中。这要感谢编写村志的敬收老师,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没他的鼓励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更要感谢生我养我、文化底蕴丰厚、源源不断向我们输送养料的这片沃土!

  提笔写这篇文章时,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虽然已经走了,但家乡还有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血浓于水,忘不了他们!不过一提起春节,最不能忘记的是小时候过春节村里表演的社火。罗口传统社火有狮子、高跷、旱船、焰火、秧歌等,狮子社远近有名,据说始创于清朝年间,至今有二百年历史。每年春节初一到十五,都在村里街道上表演,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正月初五有时还到西村镇上表演,一争高下。一到春节,吃过饺子,大人小孩,妇女丫头们都穿上新衣服,三三两两汇聚在村中心,饶有兴趣地观看表演。至今记忆最深的是狮子“吃红柿”(软柿子)、吃“四盘菜”。斗家手拿绣球引诱、挑逗狮子吃菜,每吃一盘菜,都要在地上打滚,四盘吃完,又蹦又跳,再一盘一盘吐出来,菜肴完好无损,引起阵阵喝彩。我总是拉着大人问个没完,狮子吃软柿子为什么没弄烂呢,里面有什么机关,大人笑笑说,你猜猜!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是个谜,不过听说村里已没人再会表演这个技艺了,想看也看不成了,实在可惜!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该收笔了,但总感觉意犹未尽,话未说完。哎,乡情难舍,罗口难忘!

  罗口是我的家乡,也是罗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豪情满怀;展望明天,信心百倍。作为罗口人,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您的赤子,无论走到哪里,罗口永远都是我的根和源。我愿常常听到家乡人熟悉的声音,看到家乡人亲切的脸庞,我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家乡。

  我衷心祝愿罗口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精诚团结,奋发进取,携手共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