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心愿 □常淑莹
时间:2020-03-29 10:31:17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一个初冬,邀约了几个朋友来到嵩县白河镇云岩寺。但见远处层峦叠嶂,林中的叶子七彩纷呈。听当地人讲,这一带散落着400多棵古银杏树,千年以上的达60余株,树龄最长的有2300多年了。它们有的温敛亲切,矗立村口,随时迎接远方来客;有的直插云霄如哨兵,守护着这里的安宁与祥和;有的似姊妹相拥,平添少女般的妩媚。阳光下,杏叶金黄,随风起舞,闪闪发亮。飘落的黄叶洒满一地,造就了光与影、实与虚、幻与彩的和谐。徜徉其间,人在画中,真是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坐在树下,我们喝着银杏叶茶,嗑着银杏果,听着鸟儿的鸣唱,等待着品尝农家银杏全席。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告诉我们,自她记事起,这里的银杏就是这样,春来枝繁叶茂,秋来果实满枝,没见到树干成长,也没见到有什么衰落,仿佛定格了一般。刹那间,我也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个心愿。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姨妈从昆明回老家探亲。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谁家来亲戚啦,小朋友知道得最快,因为会有好吃的东西呀!那天放学后,我急急忙忙往家赶,到家的时候,院子里已有二十几个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吃着糖果了。姨妈从兜里掏出特意给我留的两颗水果糖,正要给我,邻居家的小明拉着他4岁多的哑巴妹妹也进到屋里要糖吃。我的母亲也在场,她对我说:“你是姐姐,把糖让给弟弟妹妹吧!”看着糖果到了别人手里,我很生气,委屈的泪水溢满眼眶。小朋友们见状,也一哄而散。

  姨妈在行李袋里摸索了半天,找到四颗葡萄大小、两头尖尖、中间鼓圆的白色果子:“有好吃的,别哭啦。这是银杏果,以前皇亲贵族才能吃到。晚上煮粥时让你娘放进去煮,你尝尝,比糖还好吃。”母亲也赶紧说:“我现在拿到火上烤。”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银杏果,后来得悉,这是姨妈给大舅捎的药引子,遗漏在行李袋里的。

  十几分钟后,姨妈用钳子把银杏果夹开,剥去白色的硬壳,露出了淡绿色的果核。剥去薄薄的绿衣,便露出了金黄色的果仁。我轻轻地把它捏在指间,暖暖的、软软的,放在嘴里轻轻一咬,香香的、糯糯的、绵绵的,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四颗全部吃完,意犹未尽,心里想:将来我一定要坐在银杏树下,喝着银杏茶,吃够银杏果。

  后来,我外出求学、工作、结婚生女,这个心愿渐渐被遗忘了。女儿两岁半时,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途经丈夫的老师家,便去探望。临别时,老师送给我们两棵精心培育的银杏苗,说是送给我女儿的见面礼。银杏树全身是宝,他祝愿我女儿能像银杏树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回到老家,我们把小树苗种在了自留地里,此后虽不经常回去照料,它却仿佛长在我们的心上。20年过去,两棵小苗已经长得如胳膊般粗细,老家也常有人捎来它们的果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银杏是吉祥、长寿、平安、殷实的象征。它又叫公孙树,意即公种孙收,这既是精神的延续,也是祖福留孙的泽被。一般情况下,老人都会找个好点儿的地块,特意种上几棵银杏,不求报己。他们明白,这不仅是留给自己的子孙的,也是留给大自然的。

  那次白河镇之旅让我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后,要常去看看。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