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扇下的清风 ♣ 金 鑫
时间:2020-09-13 09:27:43 | 来源:郑州日报 | 作者:

  记忆中儿时盛夏酷热无比,知了一天到晚没完没了拼命嘶叫,正午时分光脚丫走在地面上能感觉到烫脚,整个世界无处躲藏,日子实在难熬。农村又没有降温的电器,大人们人手一把大蒲扇,得空就赶紧扇几扇,瞬间一股清凉之风扑面而来。

  祖母更是扇不离手,印象中她那柄泛黄像古董一样的蒲扇就没停止过摇动。我时时紧贴着祖母,聊天时我坐在她面前,一边听那扇子的吱吱声一边听她讲那遥远的故事,十分惬意。夜晚睡觉,我就躺到她的腋窝下,一阵风过,从头扇到脚,把蚊虫驱赶得远远的。随着祖母的喃喃声,摇扇的频率也越来越慢,即便是她发出了鼾声,依然会若有若无地扇一下,等到我热醒了乱踢腾,祖母歉意似的急忙扇一通,风来汗去,我又甜甜地沉沉睡去。

  父亲喜欢每年入夏买一把新蒲扇,先要把它精雕细琢一番,然后一面使用一面把玩。刚买的蒲扇扇面崭新闪着亮光,父亲仔细斟酌,选择中间一片平展的地方大做文章。他用医用胶布把这片扇面封起来,中间留一块正方形巴掌大的空白,用毛笔在上面题诗,诗的内容是他自己精心谱写的,从右向左开始书写《咏扇》:“形同残月半边空,生在芭蕉枝干中。莫道不如燕国王,也能消暑引清风。”待墨汁稍干后,父亲点上煤油灯,小心翼翼地用灯烟熏黑扇面空白部分。一层厚厚的灯灰覆盖住诗句和周边部分后,父亲得意极了,边吟唱着诗歌边用抹布擦拭熏黑的地方。墨汁擦去后,露出洁白的扇面底色,一行行隽永的毛笔字在周边黑色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醒目,就像雕刻在石壁上一般,很有立体感。最后揭掉胶布,犹如在扇面盖上了一枚大大的正方形印章,一件艺术品便大功告成。父亲爱不释手,用唱歌的声调吟诗的声音更响了,一遍又一遍,忘记了炎热,忘掉了时间,沉醉在诗歌的境界里。潜移默化中,我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真正体会到古代文人自有消暑之乐、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母亲的蒲扇永远干净、整洁、散发幽香,包边旧了脏了立即就用白布条缝上,而且用扇也有许多讲究。她不允许扇子任意丢放,要固定放在卧室的枕头上;更不允许踩坐扇子,违犯就一顿训斥;不允许乱动别人的扇子,除非经过特别许可。母亲正襟端坐,摇起扇子不紧不慢,风速不大但凉风习习、丝丝入怀。沐浴清风中,母亲的教诲也注满心田,她视扇品如人品,说看某人肮脏的扇子就知道其是一个邋遢货。经常教育我说:“夏不站上风,冬不站下风。”告诫我乘凉时不能只顾自己,要多替他人着想。在扇子轻抚下,母亲把黄香九岁扇枕温衾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让孝道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幼小的心灵里。

  往事如烟,夏日循环,蒲扇已往,清风依旧。如今这清风变成了电扇的风、空调的风,清凉得仿佛遥远的苦夏一去不复返了。可我常常怀念蒲扇下的清风,还有伴随蒲扇的亲人教诲,吃苦、和善、知足、达观、体贴、孝顺等美德成为家风,潜移默化地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