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一半在眼里,一半在心里 □李娟
时间:2021-04-07 07:40:20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老家的村落因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早已沉没在黄河水底,偶尔水退下去之后,可看到昔日走过的土坡,还有生生不息的河边柳。河对岸的娘娘庙始终都在,那是判断老村方位的标识。西面的岭叫“西岭”,成为我思乡常去看看的地方。

  一

  这是西岭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桃花的深红浅红点缀在深绿浅绿中,满山的清新脱俗。偶尔,有山鸡扑棱棱从树丛飞起,有松鼠机灵灵跳过山崖。

  欣喜,从内心深处升腾而起。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曾多少次站在西岭下的青萝河桥上,想起无法回去的老村,如迷路的孩子一样茫然无措。可是今天重归故里,心里眼里满是欢喜,这一方滋养我灵魂的山水,在春天里美得大气,直入心房。

  一直想在西岭有个小院儿,开门就是青山,开窗满目青翠,春天里桃红梨白,秋天时银杏金黄、乌桕绚丽。门前有个小菜园,这个季节里,大葱、蒜苗、芫荽、荠菜、菠菜、生菜,都是绿得发亮,用水冲洗后,做了素汤面,满碗都是绿油油的春天。

  表弟在西岭有个院子,前面是两层小楼,后面是两孔窑洞,西面是玻璃茶房,石凳石桌,古朴和新意相互映衬,各美其美。

  我在山间的几日,附近的老人家时不时送来葱、蒜苗,还有自己制作的辣椒油和手工馒头,她笑盈盈地问我冷不冷,住得习惯不习惯,让我感到就像回到了从前的山村,遇见了自家的亲人。世事变迁,小山村旧貌换新颜,不变的是淳朴厚道的民风。

  二

  那年春暮,我又到西岭,红花渐渐凋零,绿树慢慢成荫,漫山遍野绿意融融。山洼里的穿天杨,叶子由灰绿变为油绿,在阳光下生机勃勃。道路两边的杨树刚刚长出嫩黄的叶子,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秋天的金黄。

  回乡路弯弯,拐一个弯就是一道风景,护坡的岩石层层叠叠,多以红色砂岩为主。山岭上矗立着高大的风力发电车,山坡上排列着整整齐齐的太阳能发电板,一道道金黄的油菜花梯田和青绿色的麦田,让人目不暇接。

  山坡上,槐树的叶子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嫩嫩的绿,带着些许浅黄。整座山也是嫩嫩的,绿绿的。山间不时闪现出野桃花的粉嫩、野梨花的洁白,山色越发明朗,天空更加碧蓝。山路拐弯处,老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树冠的花儿依然洁白,远望,恬淡静美。

  表弟家门前的白蜡树林绿意渐浓。又遇见了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她正在开垦林边的荒地,说是要种些玉米。她还指了指路边小块的麦地和菜地,告诉我那也是她一个人慢慢开垦出来的。麦子已经抽穗,蒜苗长了菜薹,芫荽将要开花,地里西红柿、茄子、辣椒的幼苗已经扎根,南瓜苗也长得挤挤挨挨。她说着,笑着,连脸上的皱纹都带着盎然春意。她的日子安静而美好,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每天在天地山水草木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可看朝阳,夕可观落日。

  三

  从小在山区长大,从未想过远离。失意时会回去,在山水草木的静默中汲取力量;得意时也会回去,把山水草木的深情珍藏于心。

  小时候都是烧柴火做饭,越年长越怀念山里的烟火味。那日的午饭是炖土鸡,大火炖了一个多小时,味鲜汤浓,连风里都飘着香味,吸引了附近几户人家的孩子。互不相识的孩子们很快熟悉起来。在门前的山坡上你追我赶,笑声从风里传过来。

  唤了老妇人一起吃饭,盛了一碗洋溢着春色的鸡汤,让儿子端给她。她欣然笑着。孩子们把一锅鸡汤吃了个底朝天,我又做了一锅泛着绿光的素汤面。看着他们吃得欢,我只管笑着,想着那笑容里,桃红柳绿,溪水潺潺。

  站在西岭,时常想起“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此山此水,此生此世,一半在眼里,一半在心里。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