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事 □王剑
时间:2021-04-15 07:46:07 |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 作者:

  在我的印象中,牛是非常可爱的。短短的绒毛,泛着油光;长长的犄角,弯成半月形;一条长尾巴,悠闲地甩来甩去;铜铃般的眼睛幽深澄澈,盛满无限的善意。

  在我的豫西老家,到处都是崎岖的山路和层层的梯田,牛自然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耕地拉车都离不开它。我们家最初养的是一头黄牛,它性子温驯,力大无比,父亲视若珍宝,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它呵护有加。父亲在大门外的树荫下摆放了一个石槽,搭起了通风良好的牛棚。夏天的时候,父亲就睡在牛棚旁边的石床上,晚上要起来几回,看看牛有没有草料,歇息得怎么样。冬天天冷,父亲专门腾出一孔窑洞,作为牛屋。父亲在牛屋里盘起一个炕,就睡在牛屋的角落里。父亲惜牛如命,没有亏待牛,牛也全力作出回报。那些年,我们家丰衣足食,全仰仗了这头黄牛的默默付出。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冬天,这头正值壮年的黄牛,却突然得了急病。它不吃不喝,毛发也失去了光泽。可能知道大限将至,它一次次挣扎着要站起来,却又一次次重重地摔倒,最后耗尽力气,死了。牛没了,往后拉车耕地,都成了难题,父亲伤心地哭了好几回。

  来年春天,父亲从亲戚家里买回一头牛犊。它的到来,给我们家带来了久违的喜气。不过,牛犊嘴刁,需要贴膘。于是父亲交给我一项特殊任务,就是放牛。山坡上,各种各样的青草长得很茂盛,是放牛的好去处。阳光下,牛犊贪婪地啃食着青草,我则坐在不远处看书。牛犊吃饱了,就抬起头来“哞哞”地叫,像是提醒我该回家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诗里面虽然这么写,而我却一次也舍不得骑。

  牛犊一天天长大,在父亲的调教下,它学会了耕田拉车。每次运送重物,父亲都要在肩膀上搭一根襻绳,好替牛分担一些重量。犁田耙地时,父亲手中的鞭子迟迟不忍落下,只是用高亢的声音教会小牛懂得规矩。

  我一直以为,牛是一种值得敬重的动物。为了适应人间的劳苦,它不再暴戾和凶猛,而是把头低下去,把肩拱起来,毅然把身体交给土地,交给淳朴的农夫。它始终以怜悯之心看待世间,于是它的目光里多了通达,少了倔强;多了温驯,少了任性;多了体谅和宽容,少了奸猾与计较。

  随着农村机械化的普及,耕牛以及与牛为伴的农具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耕牛虽然消失了,但是牛的精神依然存在。

  著名画家李可染一生钟爱画牛,他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如此解释自己对牛的钟爱:“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1961年,丰子恺先生画了一幅画,是一头两角戴花的耕牛,还有四句题诗:“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祝你今春耕种好,风调雨顺庆丰收。”

  今年恰好又值牛年,春光正好,愿我们仔细筹划人生,俯身陇亩,都耕种好自己的田。

  个人档案

  王剑,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报刊。著有诗集《溅在思绪里的泥巴》、文学评论集《冷火焰》。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