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茶水摊 ♣ 王全忠
时间:2021-04-24 07:49:21 | 来源:郑州日报 | 作者:

  母亲离开我们近四十年了,已过耄耋之年的我回忆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宛如眼前,历历在目。尤其是母亲曾经办的那个茶水摊,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我五岁那年,在门前老椿树下,母亲支起了一个小小的茶水摊,供来往行人歇脚喝水。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农村实行合作化,集体下田干活,茶水摊随之停办。寒来暑往,这个茶水摊整整运行了近10年。

  我家门前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土路,当年这是通往四邻八乡的唯一道路。每天从这里路过去赶集的、游乡的、推脚的、挑担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路人口渴了常来我家讨水喝,炎天暑日更是常见。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进家,母亲无论多么忙碌,总是热情招呼,从不厌烦。那时农村人家习惯喝井水,遇到肠胃不好的行人,母亲还要倒开水。当他们局促不安地表示给母亲添了麻烦时,她老人家边烧柴边笑着说:“谁家能搬着房子走呢?有啥麻烦,再喝水就过来。”时间长了,母亲就寻思在门前支个茶水摊,更方便行人。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满口叫好:“这主意好!下力人不容易,你可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父亲的支持为母亲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第二天一早,姐姐把家里一把旧椅子擦洗干净,搬到门口椿树下的空地上,掂一壶烧好的开水,摆上几个粗瓷碗,父亲从村里的老井汲上一担甘甜的泉水,我又搬来两个小板凳。就这样,母亲的茶水摊“开张”了。

  茶水摊虽小,作用却很大。解放前,周边村子有十几位劳力靠推煤卖煤养家糊口。天不亮,他们推上独轮车或者挑担去西边闫家砦煤矿买煤,上百斤甚至数百斤的煤炭,就这样肩挑手推,一步步走回卖给东边纸房、大隗、大庙等村的造纸户,一次往返30多里。我家门前正是必经之路,门前一棵合围而抱的老椿树,高大粗壮,绿树荫浓,洒下一片阴凉的开阔地,再往东就是一条陡坡。因此,推车的、挑担的都要在这里停留一会儿。母亲把茶水摊支起后,他们老远就加快步子,一气奔到跟前,端起碗“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才喘息着坐下歇息疲惫不堪的脚步。赤日炎炎的夏天,空气干燥憋闷,土地被晒得发烫。他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不时取下搭在肩头的粗布巾擦汗,赤着的脊背被晒得黝黑发亮,下身的短裤补丁摞补丁,赤脚穿的鞋子张开了口子,露出脚趾。茶水摊旁,常听他们闲话庄稼收成,诉说劳作艰辛,感叹生计艰难。感受着他们的疾苦和荣辱,也感受着他们的热望和祈盼。他们衣衫褴褛、佝偻着身子负重前行的背影,在我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人生第一本无字的启蒙教科书。也让成年之后从政的我更深地明白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道理。时常警醒自己,莫忘了椿树下、茶摊旁,那一阵阵的笑语中,那一声声的叹息里,饱含着这个乡土中国最庞大群体最真实的声音。

  这些下力人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懂得感恩。喝完茶水后,一旦看到桶里的井水不多了,会主动再打一桶续上。有时顺路捡一把柴火送到我家。下雨了,赶紧帮我们将水桶、茶壶、凳子、茶碗等送到门口的过道里……时间久了,他们将母亲的茶水摊亲切地称之为“王家门爱心茶水摊”。

  母亲的茶水摊是流动商贩的汇集点。没有固定的摊位,小商贩们挑着担子游乡走村,赚点微薄的差价养家糊口。一声声吆喝就是他们的口头广告,几个村子转过,难免口干舌燥。他们会专门绕到我们村,一来喝茶润嗓,二来等待村民们购买货物。一位卖凉粉的大叔,除了喝水,还需要倒掉原先用过的水,再换上一罐干净的井水,便于用水抹刀子切凉粉。他经常说:“老大姐,多亏了你啊,体谅咱外乡人,来这里就像到家一样方便。”有时,他过意不去非要送一块儿凉粉,母亲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俺家不用,你做小本买卖不容易。”一位禹州货郎隔三岔五来我村,他总是先摇起拨浪鼓,发出一阵阵“拨啷啷”的声响后,悠长的吆喝声合辙又押韵: “哎——老乡们那快来看,我的货品好又全。”“嘎嘣脆的洋糖甜又甜,小孩来吃个肚儿圆。”……他肠胃不好,不敢喝凉水。母亲就给他烧开水,走时再让他捎上满满一壶。一个夏日午后,村民们正在椿树下歇凉,吆喝着“顶针木梳彩线线,透亮的镜子圆又圆”的货郎又转到我家门口,母亲照例吩咐我赶紧去倒开水。货郎摇动拨浪鼓“拨啷啷”一阵声响,脱口而出“王家小小茶水摊,路人喝水不作难,转到此处喝两碗,走乡串店精神添,祝愿善人多福寿,好人一生都平安。”顿时博得乡亲们和其他商贩的热烈鼓掌。当天晚上,姐姐将货郎唱曲的事情向父亲说了一遍,坐在床头“吧嗒吧嗒”吸着旱烟的父亲听完,笑着对我们说:“看来这个茶水摊我们办对了,既然下力人都很满意,咱就继续干吧!”从此,每年夏天,一家人一早起来先安置好茶水摊,再去下地或者上学,成为我家不成文的规矩。

  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一个个南来北往的小商小贩,挑着一座座小小的流动商店,在茶水摊旁汇合又离去,为村子带来了许多方便。原先购买生活用品要去几里外的集市才能买到。茶水摊摆上之后,买点豆腐、割点凉粉、灌点香油、女人们买点针头线脑,或者买几块“螺丝糖”哄哄哭闹的小孩,不用出村就有人送货上门。赶集上会的时间就这样节省下来,乡亲们有更多精力忙农活。由于我们村民风朴实,用小商贩们的话说就是“瓦沟村里椿树下,一碗茶水好滋润”“游乡瓦沟村,不难(为)外地人”,小小的瓦沟村,伴随着一碗碗送出的茶水,声声好名传遍十里八乡。

  而今,一生含辛茹苦的母亲早已长眠于地下。母亲勤劳朴素、同情贫弱的敦厚品格,就像她送出去的那一碗碗清澈的茶水,滋养了我们为人处事的心地品格,也滋养了一个家庭最饱满、最坚实的家风种子,留给我们永远的怀念。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