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革的长幅画卷 ——读长篇小说《三山凹》
时间:2021-05-27 08:31:01 |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 作者:

  □周大新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我们回眸改革开放的辉煌历史,不能不先回望乡村的变革史。南阳作家李天岑经过多年的准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耗费两年半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三山凹》,用文字绘就了一幅中原乡村40余年变革的画卷。为读者了解豫西南乡村生活,了解中原乡间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了解豫西南乡间的巨大变化,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记录。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首先描绘了这幅画作的底色——豫西南土地的本真颜色,也就是三山凹这个伏牛山深处的小村落的村民,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生活境况。当时,这儿的农民吃的主粮是红薯,白面和大米都是稀罕之物;住的是土坯垒的土墙草房和瓦屋,建房子的最主要准备是打土坯;穿的最好的衣料是家织土布和黑灰两色的平纹布;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架子车,自行车在村子里还是稀有之物;人们当时的商业活动主要是以物易物,拿上家里养的鸡和母鸡下的蛋,去悄悄地换一点儿盐、青菜和其他消费品。人们心里蕴含着强烈的变革愿望,整个社会都在无声地呼唤着改革开放。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改革之风吹到了中原,吹进了豫西南南阳盆地,吹进了这个名叫三山凹的偏僻山村。有了这个底色的描绘,乡村改革所以能够很快在偏远乡村推开的深层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作者对这种底色的描绘,为整幅画作增添了思想含蕴。

  作者接下来在这幅画的底色上开始描画人物。柳大林、张宝山和白娃,是作者在画卷中着力描画的三个人物。三个人都长在三山凹,又曾是喝过鸡血酒的结拜兄弟,三个人在三条路上面对乡村改革,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而开始演绎自己的命运。柳大林努力求学,凭借自己的知识库存所带来的敏感,最先感知社会上的变革之风已经刮起。他从政之后支持农民的变革之为,大胆引进外资办学,支持农民把红薯做成粉条来卖,支持村民外出到深圳打工,支持农民开办面粉厂,支持农民办乡村旅游等。张宝山这个人物虽只有高中学历,但他凭着农民的直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举双臂拥抱乡村改革,他凭选举夺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权力,然后就利用这份权力,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种植栗子香品种红薯,开粉条作坊,办面粉厂,几次去深圳招商,改变旧的种植传统和规划,欢迎城里人到乡下旅游,彻底改变了三山凹的贫穷落后面貌。白娃则是凭着自己的机警和算计,感受到了社会在发生急剧变化,最早开始试着经商,四处跑着贩活鸡、贩鸡蛋;最早懂得开饭店,懂得借饭店里的酒局结交有用的官员;最早懂得靠贩钢筋、修公路赚大钱;最早开始搞房地产开发,走进了县城和富人的圈子。他一直赶着潮头走,每一步都没有落后,可几乎每一步都已踏过了做人的底线,完全被金钱迷住了眼,最后跌进了被金钱所遮蔽着的陷阱里。三个人物的命运都写得符合逻辑,有血有肉,鲜活生动。《三山凹》里的这三个人,成为中原文学人物画廊里的新形象。尤其是在对柳大林这个人物的描画上,作者的笔法特别灵动,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有多年从政的经历,写起这样的人物来更加游刃有余。

  作者在这幅画卷里,还着意描画了人物活动的场景。其中,有些场景描画得很精彩。比如生产队队长王春宝召集的批斗会。王春宝认定张宝山外出贩鸡是搞资本主义,就于一个月夜命人抓住返家的他,在村里的牛屋门前开他的批斗会。曾经,批斗会这种场景,在中原的乡村里反复上演,这是在乡间把一个人彻底搞臭的可怕手段。不承想这场批斗会,在包产到户的春风吹拂下,开成了王春宝的下台会,反倒是被批斗者张宝山被众人推举成了队长。又如,白娃设美女宴款待柳大林。白娃为了安慰遭遇挫折的柳大林,也为了表达自己当年横夺柳大林新娘的歉意,特意设了一场美女宴,特别叮嘱自己雇下的美女闪红红在酒宴上放开,一心为了赚钱的闪红红当然明白白娃的意思,在柳大林酒至半酣时一下子坐在了柳大林的腿上。按通常的人性发展逻辑,接下来应该发生的,是柳大林将美女揽进自己的怀里。但事情却没有按照白娃设定的程序发展,柳大林坚守住了自己公务人员的底线,他推开闪红红愤然离了席。再如,三山凹村民与邻村人为争抗旱库水而起的争斗。两个村里的人都想用铁河水库里的水浇受旱的庄稼,上游的村子怕水库放了水自己的庄稼浇不上,下游的三山凹人一心想开闸放水浇自己的地,这种矛盾要在过去的乡间,通常是通过械斗,用武力解决问题。但柳大林最终化解了这场争水纠纷,显示出了这个三山凹出生的干部的能力和魄力。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者,在创作中都很注意人物活动场景的选择,因为场景选择是否恰当,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李天岑在这一长幅画卷的描绘中,特别注意选择和描画场景,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作者在描绘这一长幅画卷中,像画家重视使用点、线、形、光等视觉要素那样,特别用心地去使用文字。这部作品在文字操作上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朴拙。不论是叙述还是对话,作者都不用或少用华丽的形容词去修饰,用的全是普通的很常见的日常生活用词,更没有使用翻译腔,读上去有一种很强的朴拙感。另一个就是大量大胆地使用方言。小说里的男人和女人,在对话时基本上用的都是南阳方言,其中很多方言的流行范围,就在南阳周边,流行半径可能超不过300里。这些方言固然增加了外地读者的理解难度,但南阳人和河南人读起来却感到特别亲切。我想,对本书感兴趣的外地读者,只要稍加琢磨,也是不难理解的。文字的使用法子,牵涉到作家的写作风格,读这本书能看出作者在有意追求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这一点儿值得称赞。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