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医改开启“健康郑州”新征程
时间:2018-07-13 07:24:31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徐建勋 何可 华春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7年,郑州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探索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改革经验,让患者尽享改革“健康红利”,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深化医改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我以前生病很少去医院,因为花销太大。现在不一样了,医疗报销比例大幅提高,为我们省了不少钱。”说起郑州市医改以来带来的实惠,正在郑州市中心医院看病的苗万成高兴地说。

  67岁的郑州市民苗万成患有糖尿病,每个月都会到郑州市中心医院复诊拿药。近3年,他吃的降糖药增加到3种,拜糖平、亚莫利、沙格列丁。据市医改办负责人介绍,按白先文的服药剂量,每月药费需700多元。2017年郑州市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后,每月药费降到了600多元。

  2017年8月31日零时起,郑州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启动实施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这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措施,给患者带来的实惠,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以中牟县为例,自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为患者减轻医药费用负担1.59亿元,使群众真正得到了改革的实惠。

  据介绍,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损失的90%由调价补偿,10%由财政补偿。在落实10%的财政补偿基础上,城市公立医院调价补偿不足90%的,财政给予全额兜底。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医院收入结构明显优化,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比例下降。

  郑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丁孝良说,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了长期以来的“以药养医”旧机制,同步建立的补偿新机制,多渠道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这样的改革,旨在减少患者医药负担,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更加值钱”,进一步鼓励医护人员提升技术水平,体现医护人员的价值。2017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了科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顺利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以前想看专家门诊都要专程跑到大医院,有时还不一定能挂上号。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上,是方便又实惠。”“到社区医院花钱少,一样能治好病”……这是记者采访中,金水区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的切身体会和评价。

  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的治本之策。郑州市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看病,家门口就有专家。河南省儿童医院直接聘用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为引进学科团队,专家团队定期来河南省儿童医院坐诊、查房、手术、指导科研工作。在得到专家团队精准治疗后,患儿家长脸上流露出难得的轻松表情。“原本打算带孩子去北京看病,没想到竟然在省里就看上了北京的专家,特别惊喜。”

  郑州投入3000万元为基层配备远程诊疗终端设备450套,累计开展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会诊等远程诊疗服务34.1万例,如今,医联体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健全。目前医联体已免费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85万人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重点专科213个、开展双向转诊15.4万例(其中下转6.8万例),悄悄改变着群众的就诊习惯。基层诊疗量占比年增长量达10%以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白老师,最近感觉怎么样啊?你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平时一定要注意少吃盐,还有少吃多餐哦。”6月9日早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刘瑞娜提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箱,入户随访南顺城社区中实小区的白先文。

  “现在我们家也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了!有什么事情只要打电话给家庭医生,他立马上门为我们诊断,太方便了。”71岁的白先文老人高兴地说。他已经签约家庭医生1年多了,只要身体稍有不适,他就会立马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家庭医生10多分钟就能到家里为他看病。

  如今在郑州,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有了健康“守门人”。据统计,全市成立签约服务团队1933个,签约居民518.9万人,签约率59.9%,其中农村居民签约率85.6%,城市居民签约率39.9%;重点人群签约177万人,签约率达72%;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

  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药品零加成……全民共享“健康红利”,群众在深化医改中有了更多的“收获感”。为进一步增强百姓获得感,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还在不断落地:今年9月底前郑州超100种病将按病种收付费,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告诉记者,今年郑州市将逐步推行减轻患者负担的按病种收付费,降低药品价格的药品采购“两票制”,以及慢性病和常见病在基层首诊等改革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给居民带来长远利益。

  加大财政投入

  医改公益性惠及百姓

  医改的背后,是政府财政实打实的投入。

  “以前到发达国家考察,看到政府出资建设、移交医院,很羡慕,如今我们也享受到这种待遇。”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感慨地说。

  和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河南2300万儿童就医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是省政府确定的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单位,现正着力构建河南省四级儿科医疗服务体系。据周崇臣介绍,在资金支持方面,郑州市政府在现有投入基础上,连续5年累计计划投入资金6500万元,用于医院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等,并对合作共建阶段整体运营进行综合补助。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郑州的医疗改革稳步向前。据郑州市医改办主任杨建华介绍,自2017年11月起,对市级公立医院已立项未开工项目和今后新审批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基建和设施设备由政府全额投入,实施交钥匙工程。让医院真正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17家县级公立医院;2020年前,将投入80亿元,完成市级公立医院3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目前已有9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10个项目开工建设,12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偿和激励机制是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关键环节。”郑州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说。

  怎样将龙头医院做强做大?郑州市利用财政杠杆,引导公立医院转变发展模式,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市级公立医院基本医疗设备购置的专项补助,并按照每张床位8000元—10000元的标准给予市级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给予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每床5000元的学科人才科研补贴,切实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贯穿“公益性”这一主旨,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郑州市组建公立医院为主体的药品采购联合体,通过价格谈判降低药品费用的,财政按照差价金额的4.5%给予公立医院奖补。

  “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偿资金全部足额拨付到位。”付桂荣告诉记者。实打实的投入,特别是对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财政补偿,破除了医院“以药养医”机制,减轻了患者负担,改善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郑州市还在医保政策上加以倾斜,规定对规范转诊患者予以减免医保起付线费用,未按规定转诊的医保报销比例降低20个百分点;患者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后发生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适当提高;将远程诊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项“一减免、一倾斜、一完善”的分级诊疗医保政策,老百姓满意率达到97.4%。

  在深化医改中提升能力

  深化医改,实现突破,关键在于能力的全面提升。

  6月11日,一辆蓝白相间的流动体检车开进登封市颍阳镇北寨村的村委会大院,为周边百余名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体检服务。体检车内配有车载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便携式B超、心电图仪、采血台、车载医用冰箱等。

  “有了流动体检车,村民们不出村就能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登封市卫计委负责人感慨地说,“一辆流动体检车加体检设备要50多万元。去年年底我们一气儿投用了17辆。”

  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流动体检车及车载急救设备、体检车和便携体检设备,只是郑州市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积极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的一个缩影。

  深化医改,补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短板,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一直被列入郑州市委市政府年度实事工程,各级政府先后投入7亿元,新建、改扩建79家乡镇医疗机构、24家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99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完成1874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和170个中医药综合诊疗区建设。

  小病不往大医院跑,首先就得看基层医疗水平。医疗改革难点在于基层能力的提升。通过基层建设的不断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达到95.1%,基层诊疗量占比年增长量达到1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02%。

  服务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高端。6月12日,记者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看到,来自消化内科、儿科、胃肠科的专家正在通过视频,为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一名间断上腹疼痛的患儿远程会诊。

  这一会诊中心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远程会诊管理平台,向下负责医联体成员单位和协同发展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的远程会诊工作,接受北京301医院(即解放军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为广大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过视频系统,能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签约专家实时连线,交流医疗信息,实现科学诊治。“借助医联体网络,通过远程会诊、临床影像查阅等信息平台以及医院间‘双向转诊’渠道,优质医疗资源可辐射到基层。”郑州市卫计委主任付桂荣说。

  …………

  民生难点,就是医改重点。作为国家、省级分级诊疗双试点城市,郑州着力建立有序的就医秩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将患者留在“家门口”就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转诊系统,基层就诊和住院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分级诊疗改革的成果令人欣喜。截至目前,全市组建医疗联合体24家,纳入成员单位1219家,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参与。

  医改带来的重点领域提升尤其值得关注。“成功救治孕24周罕见早产儿,充分展现了郑州儿童医院的技术实力,令人印象深刻。”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来自以色列的国际儿科学会主席ManuelKatz如是评价。据了解,该类早产儿的存活率非常低,在国内仅有3例存活,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仅为9%。

  “目前我们从北上广柔性引进了20个知名医疗团队,这些团队领军人物都是国内翘楚,通过持续开展帮扶服务,专家将适宜的医疗技术在基层协作医院推广,大部分协作医院的技术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告诉记者,如今儿童医院已广泛开展介入、ECMO心肺支持等高难度手术。我省儿童不出郑州,就能享受到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将医疗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全部纳入“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2016年以来,郑州市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卫生人才1052人,引进国内外知名医学学科团队58个。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33个、省市级院士工作站16个,一批高精尖技术在县域落地开花。

  4月15日上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院长袁义强带领众多医护人员,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又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病情平稳,恢复顺利,正在进行康复治疗。这次手术,标志该院在心脏移植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将更好地造福中原广大心脏病患者。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正在打造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这一中心是郑州致力于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郑州正在规划打造妇女儿童、肝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病、烧伤整形、老年医养、骨科、眼科、肿瘤、头颈、中医药等11个特色专科诊疗中心。

  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通过人才、学科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郑州市儿科市域外患者就诊率达75%以上;烧伤、眼科、器官移植、心血管病、骨科等诊疗中心市域外患者就诊率达到50%以上,其中器官移植省外患者就诊率达25%,儿科医联体、心血管医联体等服务影响力甚至辐射至省外,区域医疗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救治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登封患者夏海涛告诉记者,现在看病方便啦,如果在县医院确诊不了的病,马上就有医生帮联系,直接到郑州市中心医院看病住院。这是郑州市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惠及广大患者的一个缩影。

  郑州市作为国家、省分级诊疗双试点城市,坚持以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规划顶层设计,以签约服务为抓手扩展丰富医疗卫生服务内涵,抓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水平提升这上下两头,中间以医疗联合体建设为纽带打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中心城区不再增设政府创办的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郑州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为分级诊疗铺平了道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和转移。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如今,郑州综合医改蹄疾步稳继续驶向“深水区”,续写崭新篇章,健康郑州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进一步深化医改的冲锋号吹响,深化医改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