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缓后的心理问题这样应对
时间:2020-03-31 18:20:26 | 来源:豫网-河南门户 | 作者: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发展,复工复产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疫情之下的压力和恐慌,在所难免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带来紊乱,使很多人陷入“心理危机”的状态。随着复工复产,很多人可能会遭遇新的心理困扰。2020年3月27日FM107.4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健康河南》邀请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心理医院心理师赵泽,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一起聊疫情趋缓后的心理问题。

1.jpg

  一、在疫情防控期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主要是来自于心身负担的压力,表现为:如恐慌、焦虑、无助、愤怒、疑病、烦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还有就是诸如失眠、头痛、食欲下降、心慌、胸闷、肌肉紧张等身体方面的症状,这些应激反应其实也是正常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二、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有一些人不敢去上班或者找各种理由推诿工作安排,如何调节?

  这部分人可能还是处在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担心复工后有交叉感染,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次的疫情危机其实也让我们认识到:“健康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复工要科学,防控也要科学”。

  针对这种情况的调节:

  1.首先还是需要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了解新冠传播途径和防护方式,消除因无知或者认知偏差导致的恐慌,因为在应激状态很多时候会降低认知功能。

  2.企业为员工提供口罩,洗手液,量体温,通风,让员工有安全感。

  3.转移注意力与家人进行情感沟通。

  4.保持运动习惯提升免疫力,运动也可以带动良好的情绪状态。

  5.拨打热线求助(967886),进行心理调节。

  三、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中对于电子产品的过于依赖、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该如何解读?如何调试?

  第一种解释:是人格管理系统的自我和超我没有发展好。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在疫情期无意识不再压抑,追求快乐原则,孩子对电子产品依赖沉迷网络等无条件满足。自我,是分化出来的现实本能,是意识层面的,以现实为原则,对本我和超我起到中介的作用,这里的现实指的是作业,课程进步,学生身份等。超我是以道德为原则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良心就是违背道德后的惩罚的罪恶感,自我理想是积极奋斗的面向,这部分这些学生的超我部分比较薄弱。

  第二种解释:这些学生外显的行为层面是在逃避(不面对、放弃目标)学习,也许他们心里承受一些学习的挫折或者疫情期对他们本身带来的不良情绪的自我排解(放松)方式。

  第三种解释:也有可能是家庭成员互动的结果。父母的榜样作用没有做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良或者管制强硬。

  第四种解释可能是孩子本身自制力差,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强烈,学习方面的价值观也没有端正,再加上意志力薄弱,缺乏教师监督,网课的不适应带来压力等。

  针对上述的几种解释,可以尝试的调试方式:

  1.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聆听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找原因引导。

  2.转移孩子注意力,增加家庭活动,一起做一些事情或者培养新的爱好或技能,放松心情。

  3.帮助孩子适应居家学习环境,安静、独立,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奖惩措施,家长监督辅导,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发现闪光点,鼓励进步。

  4.制定上网规则,共同商讨双方认可的规则,给与孩子自主感和一定的掌控感。话术:先同理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很开心你找到了一件让你放松的事情,再表达担忧,只是我们也很担心,上网的时间太久会影响你的眼睛和学习。最后表达希望,能不能找一个办法,既能满足你的专属游戏时间又不影响你的健康和学习,我们一起商量下,好吗?

  5.循循善诱代替强硬管教,强硬会激发逆反心理。

  6.家长做好榜样。

  行为层面:不做低头族,放下手机;情绪方面: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不因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四、如何与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相处,我们应该怎么做?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可以说是经历过生死,在医生为其救治的过程中体验着感动,自身对于求生的希望和坚强的意志,在家人的鼓励和期盼中回归正常的生活。他们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给大家造成恐慌,当然也是会担忧会不会遭到排斥。感染病毒患者本身就是经历了一场危机,治愈之后内心多少会担忧和恐惧新冠病毒或者难堪,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主动微笑打招呼,给他们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不要歧视和疏远,不要特殊化看待他们和议论他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学和政府,既然出院就证明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健康的。

  五、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事件,人们的心理一般会有什么诉求?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应对?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经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底层的安全需要受到了威胁,这种无力应付环境和危及生命的不安全因素在这个阶段使得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尤为强烈。

  在这个阶段我们有一些共同的心理需要:就是知道真相,这能够降低缓解社会恐慌,减少我们的焦虑和恐慌,进而做好科学防护,疫情得到控制也增加了我们的确定感和控制感。

  接下来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人们对于主动控制和支配时间、空间和事物恢复了原有的心理平衡系统,进一步增加了掌控感和安全感。人们想要远离孤单,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那么扩大与社会的接触,获得多方面的情感支持,强化社会支持,增加社会连接,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财富,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全国人民在一致防控抗疫中也更有正能量和强大了内心的力量。

  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7886,市民有心理困惑可以及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心理帮助。(赵泽)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