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何以面临“灭顶之灾”
时间:2018-03-22 07:39:16 | 来源:新京报 | 作者:郑伟彬

  大数据本身并不中立,一个不完美社会,必然导致不完美的大数据分析结果。

  最近,美国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正遭受自创建以来最大的危机,媒体甚至将“灭顶之灾”冠之头上。

  上周五,Facebook承认,曾在2016年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违规获得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信息。与此同时,Facebook也始终在强调,这次事件并非数据泄密,对方所获得的5000万用户数据来源于第三方。

  但不管如何,于公众而言,Facebook才是这次事件的最大祸首。

  若仅仅是因为卷入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于Facebook来说尚可应付,毕竟,自当年大选以来,Facebook就一直与之纠缠不清。

  问题是,此次事件的爆发,从根本上打击了Facebook的商业运作逻辑,即通过用户的行为偏好进行特征分析,完成用户画像,进而借助相应的算法模型,来向用户精准投放广告。而这正是其盈利的主要模式。

  可显然,当下“数据泄密”事件的爆发,动摇了用户对Facebook的信任。很多美国用户在事件爆发后就以卸载该软件来表达其愤怒。

  自移动互联网爆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行其道以来,数据似乎成为一座巨大的财富矿山。现在看来,数据的滥用却正在使其成为个人的有毒资产。

  虽然说任何新兴技术的出现、进化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任何时代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但类似的数据泄密事件,还是应引起人类的反思,尤其是保护数据的方法和原则。

  当前,许多数据保护的方法,局限于数据采集的方式和目的限制。即使是将于5月25日生效的欧盟《统一数据保护条例》(GDRR)也是如此。

  而Facebook这次的“泄密”事件却告诉我们,仅仅局限于此恐怕远远不够,还需从数据的使用及处理等方面加强。

  首先,随着移动设备的更加普及,以及诸如数字建筑等的出现,未来人类社会必然需要不断与数据打交道。人类无法避免数据被收集的可能。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化,更多的数据未必直接来自物理现实,而是基于物理现实推测、观察出来的数据。而这类数据尚不在监管的范围。

  再者,诚如此次Facebook事件所呈现的,剑桥分析的数据并非直接来自Facebook,而是第三方的转售。因此,基于采集的许可及目的限制等保护数据原则,对此将束手无策。

  因此,需要转向基于以合法利益受损的影响及危害等原则进行评估,拓展到对数据的使用及处理层面的监管。这也是防止数据被滥用,或是恶意使用算法所必然要求的。

  在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大数据本身并不中立,它反映的是人类真实的社会。一个并不真正平等、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不完美社会,必然导致不完美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了确保数据不沦为人的有毒资产,数据保护的原则与思路,需要进行与时俱进,从处理和使用环节上着手。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