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也是门大学问(话说新农村)
时间:2018-07-15 06:41:22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

  豫网在一些贫困地区调查,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盖得漂漂亮亮,却因无法解决部分村民就业、生产等问题,大量空置。入住的部分群众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跋山涉水走山路回原来的村子种地。为应付考核,在上级部门来现场检查安置点入住情况之前,各村委会提前通知贫困户去安置房暂住几天。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减贫作用,贫困群众“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民心工程并没有很好地赢得民心。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置点的选择出了问题。应当看到,选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除了要考虑较为便利的交通、配套设施等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实践中,很多地方的安置点尽量靠近城镇、园区、景点等地方,就业机会多,这样,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就会解决得比较好。但很多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很难找到这样理想的安置点。这就要多考虑在安置点附近提供可耕种的土地,或者安置点尽量就近,方便贫困群众在原有土地上务农。现实未必都能尽如人意。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地无三尺平,要选择一块能集中盖房的平地都很难,要找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安置点更是难上加难。

  安置点选址有问题,有的是受现实条件制约所致,也有的是因为缺乏科学论证,还有的是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征得多数村民同意。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纠正,引以为戒。对于确实存在选址难的地区,要更多进行创新探索,比如鼓励、补贴贫困户在城镇买房,通过流转土地、调整土地承包关系等解决搬迁户的耕地问题。

  部分搬迁贫困群众获得感不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地方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当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房子盖得光鲜亮丽,但对搬迁后贫困群众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谋划不够,着力不多。

  一些地方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存在政绩工程化倾向。有的贫困县领导干部认为,房子建起来了,就有了上报、显示政绩的“硬杠杠”。有的贫困县干部热衷于安排领导、媒体参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楼新房,水电齐全,配套完备,成绩看得见摸得着。但细究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情况时,有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语焉不详;有的片面夸大某一方面的就业增收作用,凡事都往好的、大的方向说。

  从政绩考核的角度来讲,光解决房子不考虑票子,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很难为贫困地区领导加分。现在,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实绩。实绩的要义在于实,以扎实的工作、实在的成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显然经不起时间检验,换不来群众满意。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打实的民心工程。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实现住房安全自然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但更多的获得感源于贫困群众未来生计有着落,持续增收有门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应该照此去做。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