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机动车鸣笛应摆脱技术依赖
时间:2018-10-10 07:11:50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赵志疆

  郑州去年在部分路口安装了自动监控违法鸣笛的电子抓拍系统,鸣笛车辆被声呐系统识别出后,其车牌号会被显示在电子屏上,进行警示、曝光。不少车主关心被抓拍后会受到处罚吗?大河报记者从郑州交警支队了解到,目前主要通过警示和曝光的方式,提醒驾驶员不要鸣笛、文明驾驶,尚未进行处罚。未来随着违法鸣笛监控系统布点增多和抓拍效率的提升,或将进行处罚,并与个人信用挂钩。(详见今日本报AⅠ·08版)

  对于有车族来说,违法鸣笛抓拍系统的准确性无疑备受关注。因为鸣笛只在一瞬间,而车辆又处在运动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担心,监控抓拍系统是否能准确定位?更有甚者,担心相邻车道有人鸣笛,系统是否会张冠李戴记在自己身上。关于这些担心,相关部门解释得很清楚,抓拍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声源位置,而且可以滤除刹车声、鸟叫声、广场舞、人声等环境干扰,对鸣笛的车辆进行视频抓拍和车牌识别。简而言之,抓拍系统的准确性毋庸置疑。

  违法鸣笛抓拍系统已经箭在弦上,全面推广只是时间问题。当此之时,有车族或许更应该反思一个现实问题——行驶在路上,为什么要鸣笛?郑州已“禁鸣”20年,市区鸣笛的危害无需赘言,那么,为什么仍有大量有车族喜欢鸣笛?或者更具体一点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车族更习惯于鸣笛解决?

  答案无外乎三种情况。首先,缺乏公共意识者不乏其人,行驶在路上,心中稍有不快就试图鸣笛开道,更有甚者,因为路怒、开斗气车,而导致矛盾冲突;其次,面对加塞儿、变道等不文明驾驶行为,难免有人情不自禁以鸣笛表示愤怒;再次,面对非机动车占道或“中国式过马路”等行为,有人习惯于鸣笛表示提醒。综上所述,违法鸣笛不仅涉及驾驶人的法治观念与公共素养,同时也与公共交通环境息息相关。

  违法鸣笛理应受到处罚,与此同时,不文明交通行为也有必要予以纠偏。有目共睹的是,随着郑州持续大力治理非机动车违法行为,道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整体的文明形象随之大幅提升。基于这样的成功经验,治理违法鸣笛也有必要摆脱单一的技术依赖,以全方位综合整治为载体,不仅能保障汽车鸣笛违法必究,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驾驶员违法鸣笛的冲动。

  包括违法鸣笛在内,《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多数禁止性条款,其本意并不在于如何处罚,而在于倡导一种安全、有序、宁静、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无论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每个人都是道路交通环境的一分子,只有共同承担文明出行的责任,才能共同分享和谐有序的成果。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