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政策”的背后是作风病
时间:2018-12-10 08:06:06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陈广江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地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情况如何?近日,山东一家为众多创业公司提供财税、注册等专门服务的信息科技公司CEO苏先生称,在前台服务窗口办理企业注册等业务已非常便利,但在后台扶持政策的效率与精准对接方面还存在“信息差”,很多政策类似“抽屉政策”:出台的政策放在网站上,等企业自己来查。(见12月9日《大众日报》)

  明明是雪中送炭的好政策,却挂在网上、躺在“抽屉”里睡大觉,让亟待政策春风的民营企业一再“错过”,实在令人遗憾。好政策千条万条不落实等于白条,不仅违背政策初衷,贻误企业发展,还影响当地政府公信力。据报道,“抽屉政策”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亟待从源头破解。

  好政策之所以成了“抽屉政策”,从表面看,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和创业者不擅长主动去获取信息,以至政策出台后,企业不知道,也不去查,就这样白白错过了政策良机;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好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发布方式存在问题,比如从发布政策到受理申报时间不到3天,而且“逾期不予受理”,时间如此急促让企业措手不及,别说准备申报材料,等看到政策信息时都晚了。

  但从深层看,好政策成为“抽屉政策”背后折射出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病。只满足于出台好政策,而不顾政策是否能落地,或者跟哪个企业关系好就给谁、关系不好就不给,想起来你就给你、想不起来就不给,这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其害不容小觑。

  作为政策落实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之一,“抽屉政策”并非一时一地的现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依托政务服务网和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抽屉政策”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摸底,很有必要。各地可以借鉴一些地区先进做法,建立全覆盖的产业政策奖励兑现和查重系统,让所有的产业政策奖励全部上网,实现网上“刚性兑现”,兑现全过程“最多跑一次”。

  提示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根除“抽屉政策”现象,问责机制必不可少。对那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必须加大问责力度。此外,在好政策出台和实施过程中,还要谨防权力寻租、私相授受,在多数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少数企业总能第一时间获得政策支持?这也得查查。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