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病”换病假其实是一种病
时间:2018-12-10 08:17:34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赵志疆

  为了请病假,掏钱买“假病”,这样的小聪明,其实是大愚蠢。原因很简单,一旦骗局被拆穿,“假病”换来的病假必然会被当作旷工处理,而旷工达到一定数量,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如此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又是何苦呢?

  近年来,网购病假条的事情不时见诸报端,虽然屡遭口诛笔伐,但始终未曾绝迹。由此也不难看出,这种荒诞的行为背后,对应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中,买卖双方都面对着巨大的道德甚至法律风险。对于买方来说,试图以“假病”换病假,无非是为了蒙骗用人单位。但是,随着类似骗局的日渐增多,山寨病假条被拆穿的几率越来越高。买山寨病假条者因此面对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人单位管理相对宽松,并不会为了病假条的真伪较真,甚至明知有诈也不以为意。果真如此,请假者不如据实相告,相信单位也会体谅他们的难处,何必弄虚作假陷自己于不义?另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管理严格,没有病假条就请不来假。问题是,如果单位果真锱铢必较,势必会去查验病假条的真伪,山寨病假条岂非弄巧成拙自找麻烦?

  对于卖方来说,出售山寨病假条本身就是一种涉嫌违法的行为。从法律意义上说,病假条属于医疗机构出具的公文或证明文件,山寨病假条本身就涉嫌伪造、买卖国家公文犯罪。众所周知,病假条需要有医生签名、印章、医院公章才能生效,山寨病假条伪造公章的行为同样涉嫌犯罪——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此举涉嫌构成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最高可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单纯从违法成本来看,山寨病假条可谓风险巨大,然而,买卖病假条的行为长期存在,却鲜见有人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庸常之恶往往不被重视。在网上兜售山寨病假条的商家,自然知道从事的是见不得光的买卖,因此他们大多设置了层层伪装。但是,这并不是电商平台推卸管理责任的理由。既然买家可以凭借关键词搜索轻易找到卖家,电商平台的管理者自然不可能束手无策,问题的关键是,那些涉嫌违法的买卖信息是否得到了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如果每一条违法违规信息都能得到及时处理,类似的买卖何至于长期供销两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假病”换病假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不过,买假期的真实动机却值得用人单位探究。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