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棉工笑容感受劳动的力量
时间:2019-07-18 06:52:22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花开时节》是对诚实劳动的赞歌。笔者从走进棉田,到写作剧本,到拍摄,就是重新认识基层劳动者、自我忏悔的过程,就是向基层劳动者致敬的过程。电视剧播出后,有很多网民认为:这不只是赞歌,也是抨击当下社会歧视的檄文。

  是的,劳动最光荣,诚实劳动不容歧视。劳动者是美丽的,他们的美丽隐藏在艰苦劳动之中。电视剧其实已将采棉工的劳动轻松化了,事实上,他们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回住处,每天都是工作十二三个小时。采棉绝对是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采棉工忍耐着西部太阳灼热,弯腰摘,跪下摘,循环往复,不愿歇息一会儿,只为在夕阳下,能背一包一包山一样的棉花过磅装车。手指扎破,胶布贴上,再扎破,一双手满是伤疤。腰痛,膝盖痛,指关节痛,已是采棉工的职业病。

  同时,夫妻两地,子女难见,亲情被隔离,一家人在一起融融的欢乐,在这个时期,是一种梦想,甚至连这种梦想都没有机会生成。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吃过一顿四块钱的大锅饭,倒头便睡了,梦也被沉重的劳作压缩到黑暗的睡眠中。

  其实,有很多文艺作品都表现过基层劳动者这种艰苦,但往往居高临下,视其为苦难,甚至以为那不是人过的日子,可广大农民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并且昂扬向上。

  我所见的采棉工,面对镜头,满是自信的笑。“别小瞧俺拾花,俺供出了三个硕士呢!”“咱吃这苦,就是不想让孩子再吃这苦,让他们有出息。”这是在棉田听到采棉工说的话。

  从采棉工的笑容里,其实可以感受到来自最基层人民群众那磅礴的力量。如果将镜头拉开去,把像采棉工一样的打工者放到历史的坐标上观察,就会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是多么伟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农民为了更好地生活,打破限制,走四方,出力挣钱。到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井喷式的农民工离乡打工浪潮,打开了中国崛起的壮丽画面。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率先崛起,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招商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加工厂……人口红利推动中国长达四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不顾健康的受损,不顾亲人分离,他们将压力扣在肉里,弓腰前行,踏石留印,一步一步,拉着一个个家庭走向富裕;一步一步,拉动着共和国走向富强,他们用汗水浇灌出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

  然而,发展不平衡,产业分朝夕,地域划贫富,城乡存差别,收入有高低,一些人生出歧视心态,以身份论英雄,更有一些人入了“金钱拜物教”,以贫富分贵贱。一些人心理满足靠自夸、靠炫富,更有一些人向基层劳动者“吐唾沫”,“标题党”甚至造出这样的宣传拜物教的格式:“某某亮出身份后,某某立马跪了。”社会分工不同,但每一项劳动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只要是诚实劳动,都值得尊重。而常常被歧视的基层劳动者们,常晒太阳不缺钙,出力挣钱有骨气,脚踏大地腰杆直,从不知道某些人所谓的“跪”是什么!他们将一如既往诚实劳动,安身立命,推动社会的发展。向基层劳动者致敬!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