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首先要破除“邻避效应”
时间:2019-08-28 10:09:28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26日,郑州一小区多位居民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反映,这几天,该小区1号楼2层突然出现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并对外公开招收自理、半自理和全失能老人。有业主表示,“小区里开个养老中心,为啥不提前贴个公示告知大家?小区是全体业主的,为啥马上要开业了,也没人通知我们?”(详见今日本报AⅠ·03版)

  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在专业养老机构尚未普及,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方式的当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显得格外重要。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打造居家养老体系的过程中,社区配套的支撑不可或缺,这也正是新建社区纷纷预留养老服务场所的关键所在。

  现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地区都对社区配备养老场所作出了硬性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这项养老新政却往往遭受社区住户的抵触。对于家有老人者而言,社区配建养老场所无疑能大大减轻后顾之忧,不过,对于那些家里没有老人的人来说,他们更在意的是,养老场所占据了一定的公共空间。其实,多数人都对社区配建养老场所持肯定态度,问题是,很多人不反对建配套养老场所,但反对建在自己的身边。

  除了社区养老场所之外,城市公共生活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邻避效应”。垃圾中转站、变电站、公共厕所……每个城市都有一些这样的建筑或设施,它们对于城市以及市民意义重大,但却没有人愿与之为邻。既需要又不想与之为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赶”到别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人人都不愿与之为邻,这些公共设施如何能在城市中找到容身之所?以此而论,对于那些公共设施,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公共精神,毕竟,所有人都是其中受益者——即使眼下家中没有老人,但每个人最终都将老去,家门口养老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这个小区的居民表示反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项目规划之初就广泛征求了业主意见,何至于闹到如今这般田地?所谓“邻避效应”,不仅仅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在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项目决策或实施存在程序瑕疵,以至于使人避而远之。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必然对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为公众提供充分表达诉求的渠道,才能最大限度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就社区配建养老机构而言,政府不仅应出台各类技术规定,更应在审批阶段打好提前量,敞开大门让群众深度参与,尊重民意、平等沟通、信息公开,并出台相关利益补偿机制,以此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在政府部门、经营机构、社区居民三方无障碍沟通的基础上,当能走出一条破解老龄化社会难题的新路子。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