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 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有多远?
时间:2016-11-21 08:27:5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田宜龙

  【豫网】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这一千古名句,道出了洛阳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华夏之源、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如今,凭借这四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让洛阳成为境内外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

  省十次党代会在洛阳四大战略定位中,赋予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

  省委常委、副省长、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支持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觉,也体现了省委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怀,更体现了省委对洛阳发展的重视和“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清晰路径。

  看优势,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适时顺势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阳拥有5000余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00余年建都史,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说,作为隋朝大运河中心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交会处,洛阳自古万商辐辏、文化荟萃,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复兴古都洛阳曾经的权威性地位和国际性名望,是洛阳战略定位应有之义。

  “文化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李亚9月9日在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专题调研时指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九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旅游业是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文化产业是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要抢抓机遇、深挖潜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致力把洛阳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洛阳,值得骄傲的还有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龙潭大峡谷等39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3A级景区13家,3A级以上景区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晓辉介绍,作为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影响力20强,洛阳市今年前9个月,洛阳接待游客总人数8952.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21%;旅游总收入716.66亿元,同比增长15.63%。

  根据国际旅游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67.67万亿元,人均约为8016美元。但我国每年人均出游才2.98次,离发达国家居民的8次以上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旅游局分析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旅游消费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正是旅游消费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潜力,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发展旅游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对洛阳来说,抓住这次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难得机遇,就会乘势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层次;否则就会错失机遇,就意味着落伍。

  “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是洛阳城市发展中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要素,更是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坚实基础。省委提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可谓恰逢其时、适时顺势。”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说。

  视短板,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升空间大

  什么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洛阳市副市长魏险峰介绍,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一般在国际上都具备较高知名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可游度高的旅游产品体系,完善的、符合国际通行旅游标准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游客比例中入境游客占相当比重,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的国际型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优势不言而喻,但对照标准,“短板”不容忽视。

  从旅游资源开发看,目前除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几个重点景区外,其他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特别是单体资源、分散开发多而相对集中不足、规模不大,产业链短、增值服务少,每个景点停留时间短,加上没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产生不了市场影响力。

  从旅游收入看,2015年洛阳旅游总收入仅相当于青岛的66%、西安的72.6%、杭州的35.4%、苏州的41.3%。游客人均消费不足800元,仅为成都的70%、杭州的41.9%、青岛的44.9%、厦门的53.7%。游客人均停留天数2.25天,而西安是3.38天。

  从游客结构看,国内游客多、国外游客少,国际化程度不高。2015年洛阳市每百名游客中境外游客还不到1人次,成都、厦门、杭州等城市分别是洛阳的1.2倍、5倍、2.7倍。

  从硬件设施看,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洛阳通达国内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线、高铁班次较少,特别是国际通达性较差,入境游客需异地周转、进出不便。

  从城市风貌看,洛阳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给人感觉“千城一面”,尤其是城市的窗口——火车站、汽车站等处,历史文化元素少、“古”味不足。

  同时,专家也指出,在当今经济话语强势主导下,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几乎和经济实力、开放程度息息相关。这意味着一个孤芳自赏的文化古迹之地,再值得玩味,也未必够得上“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必须继续加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持续保持经济繁荣,才能更好地支持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循路径,留住“底片”建好“客厅”

  罗马非一日建成。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需要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做好顶层设计,用好规划“指挥棒”,做到“彰显洛阳特色、突出华夏气派、具有国际水准”。

  李亚指出,要以国际化思维、国际化标准来规划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探索建立国际旅游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洛阳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要彰显洛阳历史文化特色、山水特色、全域特色,充分展示洛阳古都文化、河洛文化、丝路文化,奠定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地位,着力打造美丽洛阳新画卷。

  城市是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首要“名片”和主要“会客厅”。

  李亚5月11日在老城区调研时指出,推动历史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设、融入群众生活,构建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形态风貌,积极做好历史名城、名镇、名街、名村保护建设,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把洛阳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会、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老城区作为洛阳市最早的建成区,是洛阳的根系所在、灵魂所在。老城区委书记杨劭春表示,将紧紧围绕“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旅游强区的蝶变,打造历史与现代交融、古韵与新风交会的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传承好文化,让文化之“根”深深扎进名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说,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必须充分挖掘丰富独特的河洛文化,整合根文化资源,形成最具震撼力的“根在河洛”精品旅游线路。

  偃师市委书记宋义林说,着眼于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偃师市将以中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设为引领,以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商城考古遗址公园、汉魏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塑造中华文明源头和精神家园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偃师是河洛文化重要发源地、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等根亲文化优势,积极发掘偃师根亲文化资源。

  让古文化“活”起来,讲好“洛阳故事”。梁留科说,洛阳应借鉴《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梦敦煌》《大宋·东京梦华》等这样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探索和总结演艺精品化、市场化的运作经验,开发河洛文化大型精美演艺节目。推出河洛文化系列动漫、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讲好“洛阳故事”。

  开发好“洛阳礼物”,让游客带走、传播洛阳。

  洛阳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时丽茹建议,洛阳市应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开发一批富有洛阳特色、便于携带、价格适中、能多次购买、有纪念意义的文创旅游产品,让游客把洛阳的旅游“带回去”,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

  融合发展,开辟全域旅游新天地。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主任于迎说,洛阳市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按照“旅游+”的理念,积极引导旅游与文化、体育、生态等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推动景区转型升级,增强洛阳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洛阳文化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游以文而兴,文以游而荣,城以文化旅游而名,文化与旅游相融合,这是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必由之路。

  乘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省十次党代会的春风,洛阳在大步迈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