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村前历史的车辙碾过
时间:2017-04-27 06:05:52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房琳 颜钊

  豫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很多人会背杜甫的千古名篇《石壕吏》,却不知这饱含诗人悲悯情怀的诗句并非虚构,石壕村自古有此名,至今仍存在。如今,离该村两公里的地方——崤函古道石壕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崤函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是崤函古道东段的一部分。

  公元759年春天,48岁的杜甫,最后一次离开老家洛阳,沿着中原诗歌走廊向西,落脚石壕村,写下流传后世的《石壕吏》。

  还未拍掉身上的风尘,杜甫就从石壕村出发,往西南走出2公里外,站在这段古道处回头眺望了一眼,便沿着崤函古道一路西行,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在古道遗址现场,一条石头山坳里,两条弯弯曲曲的车辙深嵌石块上,清晰可见,让人惊叹。长久的碾轧,再加上水沙的冲击,车辙已成一道小石沟,摸起来十分光滑。两条车辙间,留下处处马蹄痕。

  神秘的古道并不孤单。在古道周围,众多的历史遗存陪伴左右。记者探访当地,见到有歇车坪、石灶台、烽火台等遗迹。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