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枚月饼才是中秋的模样
时间:2019-09-07 07:26:55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是吃的节日。中秋将至,那一枚甜甜的、油油的、腻腻的、圆圆的月饼,再不爱吃,也是少不了的中秋标配,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月饼里的记忆

  早在月余之前,各路卖家便开始上货吆喝,渐渐浓厚的节日气氛也从一提提包装精美的月饼播散开来。

  各大酒店的月饼订货开始更早,一些酒店的月饼是招牌,老饕们说起来那是相当久远相当有来历,也是一年当中销售业绩的硬核部分。有点档次的品牌茶店,都会早早下手,在各种高端地道产地订制苏式、广式、潮式月饼,打个中秋茶礼包搭售,是蛮讨巧好销的俏货。

  购物平台上的产地直销品牌直营也是热火朝天,广式京式苏式潮式还有老式,五仁枣泥栗子巧克力瑶柱鲜肉甚至还有冷链运输的冰激凌月饼,咸蛋黄奶黄糖桂花玫瑰酱流心……丰盛到让你眼花缭乱,描述诱人到让你口水横流,却又难以抉择、无从下手。

  盼到了货,拆了包装挑颜值最高的,油油的酥皮看上去蛮有食欲,切上一小块入口,再配一杯解腻清口的香茶,也是独特的味觉体验。

  街头巷尾,很多人遇见过那种手推三轮车卖的老式月饼——简易的一个流动玻璃柜台,里边整整齐齐码着的大大小小的月饼,都一个模样,质朴,亲和,无光泽的面皮有种老式糕点的朴素敦厚,让人不由生出亲近之心。明知是买回家几顿也吃不了,还是忍不住要了两三块。用那种旧式的点心纸和捻得细细的牛皮纸绳包了,上边铺上一张红纸,拎在手里往家走,熟悉的甜香勾起唇齿之间的遥远记忆,心里便升起温暖的感觉。幼时与家人同食月饼的那些中秋,中秋已淡忘,月饼的味道却难忘。

  月饼里的团圆

  “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所承载的巨大象征意义。”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说。中秋合家团圆,分食月饼是八月十五人团圆的必备节目。

  “月饼过去的样式很多,那种老式的大月饼,其实是汉代的胡饼演化而来。而固定成现在油皮酥皮裹馅的样式,其实是糕点业兴起之后的事了。”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俗称“小饼”和“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到了明朝,月饼已成为全民食俗,并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迎合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需求。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明人沈榜《宛署杂记》有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酌中志》中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明代起民间盛行中秋节祭月,月饼成为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此时的月饼,已经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

  月饼里的文化

  然而,月饼不只是月饼,这圆圆的一枚,是中华饮食文化,是传统节气文化,是上自庙堂下至民间都在寻寻觅觅的传统文化。

  起初月饼并不是专为中秋准备的,从七夕就开始上市了呢。

  夏秋季节,衣衫薄,宜扮靓,宜户外,宜郊游。七夕月半,男男女女尤其未婚单身的,都出街嬉戏玩耍看热闹,下馆子,逛吃逛吃。

  “中国饮食文化重节气,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吃节’。”主持编写《中国烹饪通史》的张海林,将月饼这一中秋定制食品放在中国饮食文化的恢宏景观中观看,纵横捭阖,图景异常清晰。

  “饮食文化是维持一个民族基本繁衍的根基,是本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我们须得搞清从哪里来,才知道往哪里去,传统饮食的传承、绵延,其来有自。

  因而这一枚圆圆的月饼,对于中秋,对于国人,甜蜜如初恋。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