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轿车、越野车、新能源车…… 家庭“汽车梦” 一步步实现
时间:2018-08-28 07:57:29 | 来源:郑州晚报 | 作者:

  豫网20世纪80年代中原路地下道的自行车大军,在年近60岁的郑州人陈德胜记忆中依然清晰。他怎么都没想到,仅仅数十年光阴,曾经很多有钱人想都不敢想的小轿车,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道路上流动的风景线。

  拥有一辆桑塔纳,感觉很“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你家有什么是最能拿得出手的?

  “当时我7岁,家里有一台桑塔纳,感觉很‘牛’。”从事贸易工作、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刘立磊说起小时候的事依然很兴奋。如今,他们家已经换过6次车,除了未成年的孩子没有开车,全家每人一辆车。

  在年近60岁的郑州人陈德胜记忆中,那个年代,街上都没什么车,二七广场、中原路地下道的自行车大军让他印象深刻。自行车是那时候最时髦的交通工具,清一色“凤凰牌”。对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来说,私家车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人们出行除了自行车,就是公交车。

  1985年,国内首家合资汽车厂上海大众正式挂牌。当时,大量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断诞生,再加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都间接促使政府放开政策。

  1986年,中国首次允许私人拥有汽车,最早开始颁发私人汽车牌照的城市是上海。

  陈德胜说,对于曾经还很年轻的他来说,根本不敢想象什么时候会买一辆私家车,但“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豪迈一时且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深入他的心中。

  私家车少,最主要原因当然是贵。

  1986年,桑塔纳作为最初的一批合资私家车车型,价格20万元。20万元在20世纪80年代算什么水平?要知道,当时的肉价才一元左右。有专家甚至推算,1985年一辆20万元的桑塔纳放到现在应该价值超过千万,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保有量从40万辆升至100万辆,郑州仅用了7年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汽车市场逐渐形成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以及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三大三小”的格局。但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大众的桑塔纳,一汽大众的捷达和两厢的神龙富康。10多年时间里,这3款车型风靡全国。

  1992年,郑州市的第一家大型汽车有形市场在大学路和淮河路(今古玩城)口建成使用,成为当时全国十大汽车有形市场之一。如今郑州的汽车有形市场可谓遍布各区。

  河南省汽车商会党委书记吴大胜回忆说,1992年以前汽车流通行业为计划经济阶段,汽车商品作为国家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不允许集体单位经营的。当时我市在工商局合法注册的汽车经销单位12家,销售汽车品牌30多种;1992年至1999年为汽车市场转型阶段,也是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和培育阶段,私营企业从事汽车经营的有120家,销售汽车品牌100多种;1999年河南省机电公司体制转型成功,由物资厅下属的全民制企业改制为股份集团;1999年至今是我市汽车流通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

  据报道,2007年,郑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这对于当时仅有7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来说,平均每7名居民就拥有一辆机动车,其中私家车比例逾七成。

  数字显示,1978年,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仅有约2万辆。但是,从2000年的40万辆升至100万辆,郑州市仅用了7年时间。2012年8月,这个数字突破200万。之后到现在,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又增加了170多万辆。根据统计局今年7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2017年底,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82.7万辆。

  靠创新,打工者把企业干到了全国第一

  伴随着私家车的井喷式增长,在郑州,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国企打工仔也把企业干到了全国第一。

  1970年,年仅16岁的汤玉祥到郑州客车厂(宇通前身)谋生。踏实又肯下苦功夫,汤玉祥从一个小工人一路干到了车间主任。那时候客车生产完全是严格按照国家定的计划走,因此郑州客车厂不愁吃不愁穿,国家给多少指标就干多少活,卖不卖得出去不管。

  1991年前后,国家给的计划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取消了,被完全推向市场、需要自谋出路的郑州客车厂曾出现短暂的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来袭,各地民工开始大批拥入城市,这股迁徙大潮给客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一次,时任试制车间主任的汤玉祥坐火车时突发奇想,既然火车可以有卧铺,客车为什么不能?

  靠着创新,1992年,宇通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卧铺客车。一经面世,宇通卧铺车便大受欢迎。这款创新产品,不但拯救了整个客车厂,也奠定了其日后高速发展的基础。之后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宇通客车火爆异常。1993年,宇通集团成立。

  数据统计,从各车企大型客车产量占比情况来看,今年1~5月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客车占比最大,占全国1~5月大型客车总产量的1/3。

  逐步淘汰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满地跑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消费品,进入了买方市场。

  “随着汽车业的蓬勃发展,郑州也牢固确立了汽车产业的战略支撑地位,全市云集了宇通客车、海马汽车、宇通重工等近20家汽车企业和150余家汽车零部件核心配套企业。与此同时,为走节能环保之路,新能源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吴大胜介绍说。

  从2009年开始,承担着汽车业“弯道超车”重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备受政策优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数据显示,2016年50万辆、2017年80万辆、2018年将超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郑州市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据统计,2017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3.1万辆,同比增长17.1%。郑州市共有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150余家,其中整车企业6家,分别为宇通客车、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东风日产郑州分公司、郑州日产、海马汽车、少林客车。

  在消费领域,一个很明显的转折点是限行后郑州新能源汽车平均每天上牌286辆,但同时,公共充电桩少、电池续航里程低、充电时间长,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

  对此,吴大胜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值得期待,不过各厂商只有坚持技术至上,在‘软肋’上下苦功夫,才能赢得更多消费群体。”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