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23,离春节一天近一天。俺这里流传着“26,剃肉头;27,剃荆席(音“荆席”。可能是“精细”或“惊喜”);28,贴gaga(门神画);29,蒸馍篓;30,吃扁食(饺子)”的说法。意思是说,腊月26不是剃头的日子,要等27剃头才好。28这一天也不能剃头,有人说“28,剃傻瓜”。到了28,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贴门神了,有些人家还在大门口高高挂起大红灯笼,这时,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28这一天贴对联,一定还要在院子里贴上“老天爷”,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还要为各路神仙写好牌位,并贴在相应的位置,每个牌位前都要安放香炉,供上香用,这叫“请神”或“安神”。29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和待客准备蒸馍了,过年的蒸馍要包红豆馅,红薯馅或者大枣馅。记得小时候,一般人家蒸馍都要蒸一天。30是除夕,这一天早上或中午,大多人家都要吃饺子,并且第一锅饺子要端给老灶爷,财神爷,老天爷等神灵吃。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有“熬夜”的习惯,“熬夜”就是“熬福”,一家人谁熬夜时间最长谁来年最有福气。30这一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认真欣赏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一边吃着水果瓜子,一边评论着文艺节目,或者围坐在一起打麻将边看节目,尽情享受着除夕夜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欢乐。零点时分,人们会准时点燃事先挂在院子里的鞭炮,用鞭炮声辞旧迎新,驱鬼辟邪,祈福来年。还记得小时候,30晚上有些人家还要在大门口地上横着摆放一根木棍,曰“绊鬼棍”,说是过年了,鬼也要回家,放一木棍可以阻挡鬼进门。 大年初一清晨,家庭成员都要自觉起床,不能叫别人喊着起床,听说如果叫人喊着起床容易被鬼听见后答应了。这一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自然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压岁钱没有标准,记得小时候,有1毛2毛的,5毛就是比较多的了。后来标准升至1块2块5块,再后来10块20块50块,现在100块200块500块甚至上千上万块也很常见。初一这一天早饭要吃饺子,人们习惯在其中一个饺子里包一枚5分,5毛或一块钱的硬币,并把这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和其它没包硬币的饺子混着在锅里煮,煮熟后,把这些饺子平均分给所有家庭成员,谁吃出了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来年最有福之人。 初一这天午饭前,信奉佛教的人们要给灶神烧纸叫灶神把所有神灵,比如老天爷,财神爷,宅神爷,龙王爷,土地爷,老君爷,菩萨爷,老奶奶,门神爷,井王爷,有些地方还有仓神,车神,茅神等各路神仙请到院子里,然后在院子里摆上八个盘子的贡品,有刀头(肉方),蒸馍,油炸,水果,干果等为神灵烧纸,燃香,放鞭,烧纸要3张一份,烧完纸大人小孩还要对神灵磕三个头。这一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临近中午时分,要到自家坟地给祖上上坟,同样要摆贡品,烧黄裱(或是冥币,黑纸),放鞭炮,之后为祖上磕四个头,黄裱或者黑纸要每4张一份,这就是所谓的“神三鬼四”。需要提醒的是黄裱或黑纸叠好以后,要用百元钞票在上边摁几下,过去人们往往用底部带有铜钱样式的小铁锤(这物件大概叫“纸拓”,现在也不多见了)在叠好的黑纸上一个挨一个地击打出铜钱印儿,这等于说黄裱或黑纸才有了价值,到了阴间才会流通和使用。烧纸的时候,为使烧纸烧透,不留生纸,要直接用手而不能用棍子翻挑烧纸,否则的话,纸钱就叫“别人”抢走了。 初一这天的午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是全家人的团圆饭。大部分家庭都会做上十几道菜在家里吃团圆饭,也有些家庭会提前到酒店订制年饭在外边吃团圆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饭,晚辈要给长辈夹菜敬酒并送去祝福和吉利,长辈要给晚辈寄予新一年的希望。此时,全家人吃啊喝啊说啊笑啊,那种幸福,温馨,快乐,笑声流淌在酒杯里,飘荡在餐桌上,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过了初一到初二。初二这天是走亲访友的一天,这一天,闺女要走娘家,外甥要探望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干儿子干闺女要去瞧老干大老干妈。刚过门的媳妇要和新女婿一起回娘家认亲,新女婿要给老丈人拜年,老丈人要给新女婿压岁。 从初一这一天开始,任何人都不能动针动线动刀动剪(不能做针线活儿),否则你是就无福之人;不能扫地,家里积存的垃圾不能清掉,说是扫地和清理垃圾会把来年的福气扫掉或清掉了,是不吉利的;不能吃米饭和面条,吃米饭灶台上容易爬上蚂蚁,吃面条灶台上容易爬上油蜒;不能吃回笼加热的蒸馍,说是吃了回锅加热的蒸馍,日后你外出会经常遇上大雨被大雨淋了。 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就被打破了,所以初五也叫“破五”。“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 正月13,家家户户又要蒸馍准备过灯节了。除了蒸馅馍,还要将面团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例如蛇,鸡,猪,兔,刺猬等。还要用豆面蒸灯儿,即用豆面做成高大约5公分,直径大约3公分的圆柱形,同时在顶端做一个小坑儿,以便正月十五点灯儿用。正月13,还有用小米面打糕的民俗,民间有“打三不打四”的说法,意思是只有13才打糕,14是不打糕的。除了打小米糕,还用玉米面和经过冬藏的软柿子做柿子糕,味甜,爽口,好吃,难忘。 正月15是中国传统的灯节,也叫“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挂红灯笼。中午时分仍要给灶爷,天爷,财神,菩萨等神仙烧香烧纸祈福祈财求平安求健康。晚上,一家人吃罢元宵,来到院子里燃放烟火。还要点灯儿,在蒸好的面灯儿上边的小坑儿里倒入棉油,放入一段棉线,棉线吸油后,点燃棉线,面灯儿就点亮了,这时把点亮的面灯儿放置在大门门墩上以及灶神,财神,天爷等各路神仙牌位前燃烧,一直到棉油燃烧完为止。正在燃烧的面灯儿是不能用嘴吹灭的。现在,红蜡烛代替了面灯儿,人们都不再蒸面灯儿不再点面灯儿了。 为活跃群众生活,营造节日气氛,正月15这天文化部门往往组织灯谜竞猜活动,吸引村民,市民前来参与竞猜并获得一些小奖励。政府有时也会在元宵节举办灯展,晚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前往观灯。过去,农民盼望着正月15天降大雪。“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一定好收成”,正月15要是赶上天降大雪必定就是好兆头。 |
- 上一篇:被人爱着真好啊
- 下一篇:二十三糖瓜粘 欢欢喜喜来过年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