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俺家俺乡亲
时间:2017-05-05 06:00:10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刘向东

  助学

  睢县蓼堤镇陈菜园村小学的杨老师给四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爱心》。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好多同学不约而同地写了同一人——中国银行河南分行派驻陈菜园村的“第一书记”刘明昕。

  10岁女孩陈小雪这样写道:“他带着我们陈菜园的小朋友去郑州,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我们和机器人对话,和郑州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还在电影院看3D电影,让我们见到了从来没有见到的东西……”

  村里的贫困户陈合周也没想到,平时对学习并不上心的儿子会忽然对他说:“我以后要勤奋学习,争取假期也到郑州逛逛!”陈合周高兴坏了,傍晚就找到刘明昕,“俺孩儿知道学了!以后他要是考上了大学,你就是回郑州了,也不能不管俺。”

  “俺村好多孩子十几岁了还没进过县城。”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刘明昕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说“俺”,俺村、俺家、俺乡亲,张口就来。

  “去年给俺村小学建多媒体教室时,看到一张张小脸儿贴在玻璃窗上往里张望的神情,我的心情特别复杂。”那次,是刘明昕说服了一家省企,把21套电脑和投影设备搬进了陈菜园村小学。他还多方奔走,把陈菜园小学四个年级完善为六个年级,“俺村是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孩子多,都能在家门口上学多好啊!”

  学生由不足百人增至180人,教师由7人增至12人。这样的数字,不是刘明昕的目标,他是想让村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升国旗、早操、课间操,一样不少。而且,他还联系了省会多家学校对陈菜园小学进行帮扶,孩子们作文中写的“逛郑州”,就是互动活动之一。

  修路

  “他还给我们村修马路,我们以后再也不用走泥土路了。他还在马路边安装了一盏盏明亮的路灯,路灯照亮了全村,我们晚上散步时再也不用拿手电筒了……”陈小雪的作文里还写道。

  “我来时,俺村除了‘村村通’那条主道还可以,其他路不是坑坑洼洼就是尘土飞扬。”刘明昕跑上跑下,硬化道路的资金却一直不能到位。一场雨后10天左右,他把县委书记请到了村里。当时,村里不少路仍泥泞得下不去脚。他硬是“缠”着县委书记一条条察看,落下了句“刘明昕,想不到你这么认真”的“评语”,也让为“俺村”修路的诉求上了县里的办公会。

  总长5.2公里的道路硬化了,刘明昕却仍“不依不饶”,逢有领导来村里就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俺村有个村民本来家庭条件挺好的,可有一天夜里他出行时遭遇车祸,肇事者跑了,他瘫卧在床产生的高昂医疗费,让这个家庭返贫……“俺村要是有路灯有监控,也许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160盏路灯和50只摄像头的安装,实现了像陈小雪写的那样“照亮了全村”。伴着文化广场的落成和锣鼓队、广场舞队、坠子鼓戏班的成立,村里每晚都会有一番欢歌笑语的热闹。

  “虽然不能像城市那样霓虹闪烁,但俺村的人都乐得不得了。”刘明昕开心地笑着,却听到了村民这样一句话:“有路灯是好事儿,可这电费……”

  粗略估算,这些“公共设施”年产生的电费四五千元。对于没有集体企业的陈菜园村来说,确实是个问题。“办再大的好事儿,也不能增加俺村人的负担。”一连数日,“电费”萦绕在刘明昕的脑海。

  办法总是有的——刘明昕把先前为村集体购置的农用机械承包给了一个农户,用承包费来充当村里的电费,“就算我走了,俺村人也不会为电费的事儿犯愁了。”

  扶贫

  16户48人,是目前陈菜园村贫困户的数字。“我驻村时就给自己订了目标:不让俺村一户贫困户掉队。”刘明昕说。

  扶贫先扶志。道理简单,做起来却着实不易。“靠我一个人的能力肯定不行。”刘明昕首先想到了村两委。然而此时的陈菜园村,半数以上村干部长期在外务工。

  “有一天好不容易凑齐了,我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一顿饭。”村头的小饭店里,刘明昕“俺、俺”地谈了想法和规划,村委会主任陈学国当场表示:“就冲你不把俺们当外人这劲儿,我不再外出打工了,全力配合你!”

  “俺村支书陈文立有着挺不错的生意呢!”刘明昕说,他们全都留了下来,“像俺村修路、建广场这些活儿,为了省钱,几乎都是大家伙儿一起肩挑背扛完成的。”

  “我一直觉得,扶贫还要考虑扶谁、怎么扶的问题。”取得了村干部们的支持,刘明昕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家庭实际情况,制订了一户一策的脱贫计划。

  张世海一家四口三人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刘明昕和村干部们几经努力,把张世海夫妇安排进了镇敬老院,并妥善安排了两个儿子的生活;陈合周的妻子智障,因怕她走失,陈合周只能每天待在家里“看守”,家里没院墙,养的羊也经常走失,刘明昕自费为他建了羊圈后,他家的羊由两只发展到10多只……“像这样的羊圈,我已为俺村建了7舍,仅养羊一项,俺村几个贫困户就增加了不少收入。”

  不少人问过刘明昕为什么只建羊圈而不给贫困户买羊的问题,他笑着说:“扶贫是有技巧的。”

  脱贫

  “一亩园,十亩田。”这句老话,是刘明昕曾经也驻过村的父亲跟他说的。

  “俺村老辈人也常跟我说,解放战争睢杞战役时,俺村就曾是解放军的蔬菜供应地。但我来时,只有零星几户种瓜果蔬菜的。”了解了这几户人家的收入情况,刘明昕明显感觉比一般农户高。于是,他和村干部们提出了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思路。

  省中行大力支持,建造150亩蔬菜大棚的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很快到位。然而,村民们却顾虑重重。

  大巴车载着50多个村民远赴内黄县观摩学习了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农民夜校”随之开班,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来到了村里,但村民的报名意愿仍不强烈。

  “当时我就想,项目是再三考察慎重决定的,大棚是免费使用的,而且还专门有技术人员作保障,为什么大伙儿就不踊跃呢?”刘明昕在反思,也很快悟到了问题根源:好多贫困户虽然急于脱贫,但却怕万一投资失败,雪上加霜。

  “凡事需要带动。”看到了问题症结,刘明昕及时调整思路,动员村干部和有蔬菜种植经验的村民率先示范……终于,陈合周、陈闯等贫困户纷纷拿出自家的承包田加入了建设大棚的行列。

  疲惫的刘明昕欣慰地笑了。贫困户们不会知道,为了降低大棚建设成本,刘明昕带领村干部和技术员跑郑州、赴山东考察大棚原材料市场的情景——在山东寿光洽谈完订购薄膜、种子后,他在高速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交通事故刚刚处理完,他就又驾着“病车”凌晨两点赶回郑州购买其他物品。

  2016年春节前后,150亩蔬菜大棚实现了连片种植。今年五一刚过,注册了“陈菜园”商标的大棚西瓜,已为村民带来了第一笔大棚收入。曾经开过网吧、经营过商铺的村民陈宝峰,笑逐颜开地说:“照现在这个弄法儿,我一亩地的收入可是比以前起码高一倍!”

  陈合周又找到了刘明昕,这样说:“能不能帮我再建个大棚?我看了,只要我好好干,俺孩儿将来上大学的费用肯定不愁!”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大棚种植户们的脸上,刘明昕也是春风满面。虽然他的驻村工作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期,但他并没有放松,“俺村的果蔬批发专业市场、蔬菜水果保鲜库……都还没着落呢!现在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可俺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还是啥都没有,要干的事儿多着呢!”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