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时间:2020-03-06 07:25:5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张劭辉

  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但是吃也要讲究“姿势”。有些是剥夺,有些是馈赠。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认真对待饮食,学会选择食材,这是祖先的生活智慧,是我们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春季里,首先想起来的是韭菜,因为它最早上市。“夜雨剪春韭”,一下子就有了诗意。早春上市的韭菜即为春韭,叶片泛着浅淡清新的绿色,柔嫩多汁且鲜美,是春天人们提味增香的佳品。有美食家评论,春韭以第二茬最为美味,此时的春韭根部泛红色,叶片只有两三叶,嫩且回甘,全然没有满嘴辣味儿和吃完夹牙缝的尴尬。

  春分后,椿树也发出了新芽。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营养丰富,因此被称为“树上蔬菜”。它名字里的“椿”,更是和春天有密切而直观的联系。自古就有春天采摘、食用香椿嫩叶的习俗,称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香椿的吃法很多,但不管哪种做法,一口下去都会唇齿留香回味悠长。我年少时爱吃香椿炒鸡蛋,每年开春我绝对是最早发现椿树发芽的。香椿刚抽出的叶芽,或嫩紫或淡绿,如玛瑙般鲜亮,焯水后颜色翠绿,和金黄的鸡蛋炒在一起,就像三月的田野,菜花儿黄,麦苗儿绿,那浓郁的香气,使人联想到春天百花的芳香。现在则最爱香椿拌豆腐,豆腐如玉如脂,椿芽嫩而浓郁,一青一白,香气扑鼻,秀色可餐。

  可以代表舌尖上的春天的,还有荠菜。民谣传“三月三,荠菜赛灵丹”。苏轼赞之为“天然之珍,有味外之美”。范仲淹也有《荠赋》之作:“陶家翁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入口中,嚼生宫商角徵。”“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诗句是关于荠菜最美的诗。早春时节,荠菜刚刚钻出,紧紧贴在地面,细小的很容易被忽略掉,一个个堆在一起,蹲下身才能发觉。放到水中焯一下,满目翠绿。我很喜欢吃荠菜馅的饺子,咬一口,有春风之柔美,茶芽之鲜嫩,泥土之清香,真有“咬春”的感觉,咬的是淳朴的原汁原味的春天。

  还要隆重介绍一种野菜,洛阳本地人叫它“胡瓶儿菜”,这是我今年才吃到的,很好吃,但名字很怪,好长时间都不知道这几个字应该怎么写。这种菜叶儿细细的,有一层很淡的绒毛,随着返青的麦苗生长,春天来了,它就悄没声儿地出现了。胡瓶儿菜嫩而微甜,口感无渣,蒸食、炒食、凉拌、做汤均佳。后来经过了解才知它又叫“面条菜”,即下面条的时候随锅放。再后来无意间百度出这种野菜的学名叫“麦瓶草”,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菜长大之后,会结出一个个像宝瓶一样的花苞,这花苞从形状上看,很像隋唐时期波斯传进来的金银器瓶子的造型,而当时洛阳繁盛,这种瓶子司空见惯,因而先祖们把它称为“胡瓶儿菜”。

  “吃春”自然不能少了笋,这是山里春天的特产。新鲜出土的笋,开水焯过之后,炒腊肉或者鲜肉,绝对是一种极妙的搭配,肉借笋之鲜,笋以肉而肥,味厚且鲜,再来一碗香米饭,味美不羡仙。清代学者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亦赞誉竹笋为“蔬食第一品”“能居肉食之上”。春笋吃法很多,炒、烧、煮、煨、炖等皆可。我吃过味道最鲜美的春笋,是在豫西伏牛山区吃的,坐在幽深的竹林旁边,赏着烂漫的山花,吸着甜丝丝的空气,就着清爽的山风,吃着用柴火炒出来的春笋腊肉,一个字:美!

  当然,每个季节相应的食材很多,“资深美食家”苏东坡先生有过精彩的总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何苦去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追寻“猎奇”呢?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