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麦天□岳留坡
时间:2020-05-21 07:01:03 |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 作者: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一年割麦时。

  豫西农村习惯把收麦时节叫“过麦天”。过年,过节,一个过字,体现了麦收对农民的重要性。

  今年小麦丰收。前天回家,一向不喜农桑的老家侄子,指着自己种的麦子,一脸自豪:二叔,那是我种的小麦,看长得多好。望着颗粒饱满,即将收割的小麦,突然意识到,已经多年没有体会那种累并快乐着的麦收生活了。

  20多年前,在豫西丘陵地带,收割小麦完全是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的场景完全相同。小麦最后成熟极快,有时上午还是青麦穗,下午就焦黄待收,有“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的谚语。一场暴雨,成熟的小麦就会倒伏、生芽、发霉,一年的辛劳付之东流。麦收时节雨水多,老百姓把收麦叫龙口夺粮。过麦天,每家都是三更眠五更起,真的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记得有一年过麦天,大约是凌晨3点,父亲就带着我们兄妹到南洼割麦,路上还碰到了同生产队的狗娃一家,夜色朦胧,两家人说说笑笑到了南洼,南洼的麦地是梯田,层层叠叠,有十几层,我们家的麦地在上,狗娃家的在下,到地头我们就分手了。走到自家麦田,弯腰开始割麦。那年也是大丰收,小麦长得越厚实,麦颗上灰尘就越多,割麦的时候都不开口说话,否则满嘴灰尘。寂静的夜空,只剩下沙沙沙放镰刀声。大约割了一个小时,大姐直起腰说,咋听着有人在我家地里南面割麦?父亲说,没有人帮咱,赶紧干活儿吧。天还没亮,看不到地那头。又割一会儿,大姐说,真的有人在我们地里割麦,站起身一看,狗娃家的人已经快和我们碰上面了。原来,他们家走错了地块,我们从北往南割,他们从南往北割。于是大家哈哈大笑,父亲对狗娃说,赶紧割,趁凉快,一会儿都去割你们家的。

  割完小麦,用人力车把麦子拉到麦场,天气不好,就先垛起来,天气好,就直接摊开,等到正午,麦子晒焦了,套上老牛,拉着石磙碾场。碾场是技术活儿,圈得转圆不说,还得压茬儿递进,方能保证脱粒干净。碾完场是挑场,就是用木杈把麦秸挑走,麦粒留在地上。挑完场是扬场,就是把小麦和麦糠分离。扬场是整个麦天技术性最强的活计,是不是老庄稼把式,扬一锨就知道了。因为风向不停变化,麦场的地方有限,要合理利用风向,一锨出去,麦糠随风飘去,麦粒堆积成山。扬场一般得随风向变化,有时向左,有时向右,能够左右两边扬场,才算一张锨。只能一边扬场,被农民称为半张锨。有的人扬一辈子场,还是半张锨。扬完场,把麦粒装袋,才算完工。

  老家麦场南面,有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桐树,枝叶浓密。整个麦季,树下必然放着一桶凉水、一张苇席。劳累半天,来到树荫下,喝一口凉水,躺在苇席上,伸展四肢,那种惬意,无法言传。

  过麦天一般得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把所有的庄稼人都累得精疲力尽,很多人身上都晒得脱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是有了脱粒机,后有了割麦机,大大缩短了过麦天的时间。如今有了联合收割机,农民再也不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只需拿个袋子,在地头等着装麦粒就行了。过麦天,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过麦天,但过麦天的辛劳与快乐,却永远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深处。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