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之放 河之涛 ——读张放涛先生的《人生之缘》
时间:2020-06-04 17:41:05 | 来源:豫网-河南门户 | 作者:娄继周

  一

  前不久,我的朋友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孙勇,交给我一本张放涛先生厚厚的新著《人生之缘》,说是王剑冰会长推荐,让我看后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并通知我届时参加《人生之缘》作品研讨会。我虽爱读书,但不善于写书评。有心拒绝,又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张放涛先生,前年他参加了在中牟官渡举办的河南省散文学会2018年会。记得与会者当中,他是年龄最大也是职务最高的一位。可他给我的印象是,既谦逊又低调。会后不久,他又是最早写出并提交了宣传官渡的文章,长篇报告文学《又见官泄聚群英》发表在《文化视窗》期刊。其情之真意之切效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作为这次散文年会的发起和召集人之一,我怎好意思拒绝对张先生新著的阅读学习呢?

  于是,我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了这本厚厚的《人生之缘》。读后,真的觉得,如果不读的话,我真就失去了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尤其从了解悠久厚重的河南历史文化来说,更是如此。

  书名是《人生之缘》,文章主要写他的“人生之缘”:故乡缘,母校缘,三农缘,铸魂缘,圣贤文化缘,张氏文化缘,英魂缘,养生缘,才艺缘,缘缘不断,名副其实。首先是觉得作者及其文章与我挺有缘分,或者说是心灵相通,正如古人所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吧。具体说来,其缘有三。一是我们都是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黄河人。张放涛先生出生在濮阳农村,我出生于中牟县北农村,都是黄河和农民的儿子。一样的家庭出身贴近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让我能够自然而然地读其书品其文。二是我们都热爱学习写作,热爱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都对中华民族的圣贤英雄走着敬畏敬仰之心,又都爱好散文文体。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前年我们相识在省散文学会官渡桥年会,结缘于袁曹官渡古战场。三是作者书中所写的人物于我有颇多缘分。比如著名的演讲艺术家李燕杰与作者交谊深厚,而李燕杰也是我中学时代就心仪和钦佩的人物。受他的影响,我一度热爱演讲,曾多次参加不同级别和行业举办的演讲比赛并获奖。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燕杰先生是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而该院的创始人和院长仓孝和是我们中牟人,李燕杰得益于仓孝和恩惠良多,对仓孝和夫妇十分崇敬。我正在编著一部《中牟仓氏名人》的书,在收集资料和研究仓孝和并撰写他的传记过程中,看到了一篇李燕杰先生写的纪念仓孝和的文章《史的诗,诗的剧》,别的回忆纪念文章都是记叙文,只有李燕杰先生的文章是抒情性的,使我印象深刻。还有作者的朋友吴功勋先生,也是我早闻其名如雷贯耳却未曾谋面的中牟文学和新闻前辈,这次在张放涛先生的书里,真切真实地了解了吴功勋先生。仿佛这位我与之神交已久的老前辈就在我的面前。这就是作者文章真实的力量。

  读书人都有一种感觉体验,就是阅读也是讲缘分的。没有缘分,再著名的作者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有此“三缘”,我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这部《人生之缘》,并沉浸其中。

  二

  张放涛先生的文章真是可圈可点,可评可说,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这部书中文章的特点,我认为有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可以用四个字来高度概括:大,真,厚,古。

  所谓大,就是大气。题目、题材大,气魄、格局大。所录的文章,虽是写个人之缘,其实都是关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作者以这些题目、题材作为研究叙述对象,读了让人增长知识、厚积见识,提高认识。所谓真,就是真实。情真意真内容真,真的都与书名《人生之缘》衔环相扣,密切相关。表达叙述的都是真人真事,真言真语,真切真实,真知真见,少有虚泛浮夸之语。三是厚,即内容厚重,功夫厚实,语言厚道,感情厚醇。我想,这主要与作者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学历和修养水平有关,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四是古,就是古劲古气。文风古朴,笔意古雅,古意古趣,盎然溢然,跃然纸上。这应该是作者情趣志趣意趣知趣的自然表现。

  具体说来,这部书的大题目大题材大格局大气魄,主要体现在书中“故乡缘,圣贤文化缘,英魄缘”诸篇文章之中。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嵩山是我们的父亲山,河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岳飞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的武圣人;弘扬老子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等等。这些文章,从题目题材,到内容观点,无不体现了作者的大气魄大格局大情怀。读时让人荡气回肠,心灵震撼;读了让人回味无穷,引起共鸣。

  书中文章之真,真情真意真文字,则主要体现在“母校缘,三农缘,张姓文化缘,才艺缘”诸章文中。作者出身农家,是农民的儿子,虽曾身居高位而不忘初心。他不但不忘本,而且长期关注三农,为三农鼓与呼,为三农“画像”、立传、明德。既接地气,又达“天听”。使同样是农民儿子的我,在阅读时随着他的文章悲而悲,喜而喜,乐而乐。

  作者在书的自序中说:“人生在世,最值得怀念的地方是自己的故乡和母校,最值得崇敬的是父亲母亲和老师。我的故乡是河南,生在中国是福地,生在河南是福地中的福地”。因此,作者握如椽之笔,蘸浓情之墨,抒写一腔故乡情,家国情,河南情,母校情,父母情,恩师情……,表达了他的赤子情怀。作者是真孝子,真才子,真赤子,真性情中人,才能写出这样醇厚的性情文章。

  文章之厚重厚实厚道厚味,在各章各篇都有体现,尤其反映在他的大历史题材的文章中。他论述中国和河南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圣贤文化的篇章,读了无不让人醒豁心目,涤荡心胸,开阔眼界。文章语言之醇厚,不啻是一种心灵的精神享受。我想,这是作者较高的学历,丰富的阅历,深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修养和高雅的情趣知趣意趣异趣的自然流露和直观表达。至于书中文章之古朴、古拙、古雅,凡是认真读过的人,都会有一定的体会。而且,每篇文章的风格又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他文风特点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三

  纵观全书,回味咀嚼,作者让我佩服而值得我学习的又有三个方面。

  一是作者退休之后干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使命感让人感动。作者有一段话可谓夫子自道:退休后的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因为退休想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远离了职场的喧闹,少了些虚荣多了些实在,少了些世俗多了些宽容,少了些争宠多了些理解……。这是张放涛先生退休仍然不退志,立功之后再立言的生动注脚。难怪这些年来,他在文学创作以及社会活动中,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二是作者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圣贤敬畏祖先,感恩父母感恩师门的感恩之心与报恩之情,让人动容。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敬畏感恩之心和报恩之情,作者才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从河南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优秀的文化精华学之精思之深,概括总结、提炼归纳其精髓内涵,既高度概括又逻辑严密,既准确凝炼又生动形象。如作者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文,从“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生命,黄河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创建了美好的家园”三方面论述说明,脉络清晰,结构严密,观点明确,铿锵有力。每一方面的展开论述,又十分准确到位,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讲人所未讲,一腔深情蕴含于语言文字,读时解瘾读了过瘾。

  三是作者目标坚定、务实高效的执着追求和突出成就令人羡慕。从书中文字可以知道,作者退休之后致力于挖掘整理和弘扬河南中华历史文化、圣贤文化,编辑出版了多部著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取得了立功之后又立言的成就,实现了人生梦想,达到了人生的一种境界和高度,令人羡慕又追慕,催人效法而奋进。

  总之,读了张放涛先生的《人生之缘》这本书,眼前浮现出一种感觉和意象:弓之放,河之涛。张弓之放,黄河之涛。弓之放,是其文章有的放矢,言必中的,不作无意义之闲文。河之涛,是其文章如黄河之波涛,自天上来而一泻千里,气势恢宏。正所谓:心灵文章,家国情怀;缘缘不断,滔滔不绝。这是作者的文眼文心,也是作者的文质文品,文气文势。

  以上,是作者《人生之缘》这部书给我的体会感受和印象。文如其人,读其书而知其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道理吧。读了其书其文,我知道作者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有追求、有担当、有成就的人,是一位有孝心、有敬心、有人情、有才情而可亲可敬、可学可仿、可效可法的忠厚长者。我想,不说那些古的、远的、大的圣贤人物,单就以眼前的作者张放涛先生为榜样,学习效法,我的后半生也就会是一段有成绩有光彩的靓丽人生。

  这就是张放涛先生《人生之缘》给我的感觉和影响。我愿意说出来写出来与读者共勉。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