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水的风景 □王守振
时间:2021-02-03 07:55:02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一斗水村,村名好生奇怪,似乎是个小村庄。等你真的进入这一斗水,会发现你的猜测被颠覆!

  初冬时节的下午,穿行在云台秀色的崇山峻岭间,汽车在螺旋公路上不断爬升,直到第十八道弯时,终于出现一个岔道口。顺着岔道复前行,拐弯抹角,终于到了一斗水村。

  风刮在脸上,凉而不寒。树叶多已脱落,但散布在山坡、路口和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还挂着不少橙红色的果子,在阳光下晶莹着。附近一排白杨树上的鸟窝里,不断有喜鹊飞临到柿子树上,于是就会有酱熟的果子落下,地面石头上、草丛里,积了一层橙色的果子泥。

  这样的村落,就有一种古风。果然,在村口,碰上了一个衣着朴素但很干练的小伙子。他就是云台山景区派驻该村任第一书记的秦志凯。人虽年轻,但给人十分沉稳的印象。说起一斗水村的历史,他如数家珍;问起一斗水村的现在,他了如指掌;谈起一斗水村的发展,他又充满自信。据小秦介绍,这里曾是一个古老的茶马古道,宋元时期,商人们正是通过太行山茂密丛林中的这条小道,或马驮,或人挑,或车载,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运到山西和关外。特别是山险路陡、人渴马乏之际,路边突然遇见一个泉眼,泉口大小如斗,虽然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但随取随涌,一年四季从不干涸,于是马帮们就在此歇脚喝水、饮马喂草。慢慢地这里就有了专侍服务的车马店、客栈,再往后就渐渐地聚居成了村落。一斗水村由此而来,并成为太行深处的一个重要驿站。

  然而,当公路开辟,当高速路开启,天涯若比邻,过去的优势已不存在,今天的优势又从哪里积攒?沧海桑田的巨变也在逼问这个古老的村落:该如何发展?

  近几年来,周边村镇伴随着云台山景区的兴盛而迅猛发展,但这个不再有茶马古道功能、山高水少交通闭塞的古村庄,农民人均收入还在760元左右徘徊,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67户人家,13户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很多民生短板亟待修复。

  古村正在被唤醒。2018年,云台山景区管理局选派党群工作部副主任秦志凯入驻一斗水村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在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意之后,他们有了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云台山景区管理局的工作优势和坚强后盾,确立了“以党建促扶贫,以旅游带致富”的工作思路,对13户贫困家庭进行技术培训、转移就业、金融扶持等,使贫困户全面脱贫。他们利用云台山品牌优势,明确了对外招商发展民宿,创建写生基地,打造自驾游目的地和太行山避暑胜地的发展思路。

  这给一斗水村带来了蝶变:挣破古老的茧皮,展现七彩的华衣,蝴蝶翩跹飞。

  青石古道拓宽了,有了路灯,有了标准化旅游标识牌,靓丽了。古老的建筑也焕发了青春,村中最有代表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贾家大院和李家大院,修缮过后,其门窗、檩椽、阶石、栏杆精雕细刻的图案勾勒着庄重与妖娆。古庙、古梯田,千年柳树、古雪莲以及龙显石、龙凤碑等,与古石屋、古官道、古石泉、古民风遥相呼应。阳光走过石板路,照进农舍,印上石墙,看蓝的天、青的瓦、黛的山,思绪会为此而沉淀,心情则随云影而流动……

  远来的游人啧啧称奇,小村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披上了“国家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南十佳美丽乡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等绶带。

  一斗水村的水更清了,更加欢快地涌动、流淌。一眼658米深的机井,把泉水流入村民百姓家,“一斗水”成为“长流水”。一家打造高端民宿的民企入驻,如一石激活一池春水,村民也纷纷加入民宿改造与接待旅游服务行列,昔日的贫困村一下子成为家家有事干、户户无闲人,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的特色小村,这个在叠彩洞中“叠”出来的一斗水村,已乘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东风,化茧成蝶,高天翱翔。

  外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绿水青山,正在淌金流银。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