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栾山》的新叙事 □何文
时间:2021-08-25 10:08:00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一个爱读历史、爱写诗、能和绿水青山对话的有独特个性的楷模,一个成功开创扬名全国的“栾川模式”的楷模——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在银幕上,会怎样呈现呢?观众对影片接受度如何?专家又会怎样阐释?

  6月18日,随着故事片《伊水栾山》的上映,它的主创团队,交出了满意答卷。从故事发生地重渡沟,到洛阳市各界群众,大家好评如潮。多位业内专家,针对影片的叙事视野、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深入分析解读,认为该片的创作走出了一条新路,提供了更多参考和借鉴意义。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专家宋智勤认为,影片叙事视野有广度,影片人物塑造有深度。

  故事从1996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结束,跨越20余年,贯穿其中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值得全国基层乡村借鉴学习。

  影片人物塑造既表现马海明崇高的精神和理想,也不回避他的个人情感和现实困难,也呈现了他的委屈、失落、彷徨等等。对他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驱动有到位呈现,对他的事业轨迹有合理阐述。

  除主人公马海明外,影片中还有生动的群像展示,包括市县镇多个部门支持马海明的干部们,这组群像,也体现了集体的巨大力量。

  影片在多个方面都有创新性。

  它在类型开拓上有创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专家王纯认为:基层干部的先进性,除了身先士卒、服务群众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思想的前瞻性与开拓性的思维,与类似影片相比,本片的这一塑造尤为新颖。《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皇甫宜川直言,本片更像是一部“创业电影”,在扎实丰富的原型故事之上,通过基层群众观念转变的“难”,表现乡村“创业”背后体现的梦想和开拓精神,构成不同于其他模范人物影片的独特内核与精神实质。

  它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艺术处理等诸方面有创新。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认为,影片之所以打动人,核心关键是回归到朴实无华,做到了真实自然,感人至深。通过精彩的故事,实现了现实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较好结合。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影片除了人物的架构和形象之外,在艺术呈现、镜头表达和感情表达上都非常真挚,后期观众对马海明的缅怀,实现了故事内外的和谐共振,展示了主人公十足的人格魅力。

  在情感表达上,本片不刻意催泪,而是敏锐捕捉到了观众的情感发泄点,逐步实现情感的层层递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评价,影片中多个类似感情表达地慢慢积累,最终汇聚成喷薄的力量,形成对观众强大冲击力。

  多方面多维度的创新与突破,使得《伊水栾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题材中,“尤为亮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它有独特性和现代性,它捕捉到了人物动机的合理性,与其基层干部的身份实现了完美统一;它温情的叙事手法,通过点滴的情感与细节力量,让影片的调性更温暖。

  马海明的事迹,首先感动了它的主创者。制片人、编剧刘小逡说,他去重渡沟采访“是怀着怀疑之心而去,流着眼泪而回的”。马海明的扮演者侯岩松曾对媒体表示,拍摄过程中数次被马海明的人格魅力感动,“从一个普通党员到一个演员,我觉得各行各业都需要像马海明这样的人”。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