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只隔着一个通讯录?
时间:2017-09-27 06:27:54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余人月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与儿女之间的这种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常见的无奈。哈尔滨192.4万老年人口中,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们不怕死却怕生病,更怕给孩子添麻烦,在他们的手机里,孩子永远在通讯录的第一位,那么近却又那么远。(见9月25日《新晚报》)

  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有一天瘫痪的老伴突然掉到地上,朱阿姨折腾了20多分钟根本抱不动,打开手机通讯录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最后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了问题也和人家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有老人外出时,老伴之间身上系根绳以防失散;也有晚上睡觉时,身上系上铃铛以便及时发现意外;前几天,贵州一位大学老师带着病母进课堂的新闻刷屏,也是无奈之中的下策。人怕老来穷,更怕老来病,请不起保姆,又不便跟儿女住到一起,只有默默承受着提心吊胆和煎熬。无论是城里的“空巢老人”,还是乡下的“留守老人”,独住的原因各不相同,无依无助的现状却是一样的。

  为解决老人的照料与赡养问题,有关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政策。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硬性规定。湖北、北京、福建等多个地方还规定,独生子女可“带薪”护理住院父母,为孩子尽孝道提供方便。这些措施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但也只能是权宜之计,老人能否得到子女的贴身照顾,不仅取决于孩子有没有孝心,法律有没有规定,还与儿女们的尽孝能力有关,包括经济上的支撑基础、工作上的顺心如意,以及用人单位的理解配合、养老社会化服务是否健全等因素,不是说拨通电话就能随叫随到。

  解决通讯录上“咫尺天涯”的无奈,还靠多方设法形成合力,比如社区推动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让“空巢老人”能24小时与物业联系,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部门为推动居家养老健全配套措施,让志愿者与居家保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或许是补齐“家庭养老”短板的有效方式。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