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保护法规真正成为“遮阳伞”
时间:2019-07-05 06:44:57 | 来源:郑州日报 | 作者:

  夏日高温,多地进入“炙烤模式”。防暑降温已成当务之急。对一些人而言,应对高温天气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待在室内,开开空调降降温,吹吹风扇散散热,暑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实在不行,还可以“远走高飞”,哪里凉快就到哪里待着去。对相当一部分户外劳动者而言,高温天气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应对起来要困难得多。相比于所在的企业或单位,他们大都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即便酷热难耐,“高温作业”损及自身正当权益,也往往不愿或不敢“争辩”。

  也正因为如此,早在2012年,人社部等四部门就专门联合推出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各省区市也针对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出台了一些“办法”,从法治上为户外劳动者支起了一顶应对高温天气的“遮阳伞”。有了这样的“遮阳伞”,户外劳动者的“高温权益”有了更强有力的保障。然而,从执行情况来看,“遮阳”效果似乎还不够理想。

  比如,按照相关规定,除非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气温情况调整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可是,在某些地方和单位,如此明确而细致的规定在执行层面大打折扣,不少户外劳动者“高温作业”时间严重“超标”,停工、轮休等“高温权益”只停留在纸上。

  比如,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35℃以上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及不能采取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应发放高温津贴——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却是,在空调房办公的机关人员与白领阶层等受高温伤害较少的群体,可享受优厚的高温津贴;而受高温伤害较大的户外劳动者,获得的高温津贴反而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一些企业只是拿绿豆汤之类的防暑降温饮料,敷衍“高温作业”的劳动者。

  让法治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遮阳伞”,恐怕还需不少事情要做。其中,最紧迫也最有效的措施应该是这样两项:其一,相关部门开展高温作业专项检查,更主动更充分深入现场,发现相关法规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时纠错并对各种“以身试法”者严加惩处。其二,相关部门可通过开设专门的维权电话等方式,畅通户外劳动者维权投诉渠道,让“高温权益”受损者能更便捷更安全地投诉,更及时更有力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其实,这些季节性很强的举措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工作量”,只要真心去做,就不难见到效果。 王学钧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