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起来更要通起来
时间:2020-03-02 07:21:43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正月初五那天回到郑州,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点尚在手工填表登记,几天后,“人工填表”就升级成“扫码出入”了,数据上“云”,便捷高效。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二维码算是厥功至伟。

  返程高峰带来疫情防控风险怎么办?郑州市联合阿里云上线了“来郑人员健康登记表”,入郑、进小区、居家隔离,“一码”搞定。

  在社区闭环管理的前提下,居民健康状况如何采集核验?郑州市又统一上线公共交通及商超健康扫码系统,公交和出租“一车一码”、地铁“一站一码”、商超“一店一码”,结合居民健康登记信息,也是一码搞定。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怎么统筹?杭州推出“健康码”模式,企业“码”上复工,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网上申报,后台审核生成个人专属二维码,健康信息一目了然,精准、科学、有序。

  不仅是疫情防控,大家的生活早就已经与扫码形影不离了,不管是商场购物、餐厅用餐,还是要转账支付、资讯浏览,二维码就像一位无所不能的生活秘书,手机在手、生活无忧。这是一个“扫码时代”,而且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二维码还将成为“万物的身份证”。

  尽管前途光明,但二维码的应用目前仍然存在隐忧和瓶颈。隐忧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存在“小、散、乱”现象,二维码支付遭遇盗刷、虚假二维码被植入木马病毒等案例不一而足。瓶颈则是各类二维码、生物识别应用等,广泛存在着“一码一用”问题,各自成为“信息孤岛”、闭环运转,无法实现“一码通域”“多码互认”,无法发挥大数据的最大效能。

  有专家直言,现有二维码技术,如聚合码生成及应用、卡码互认、免密支付等已经成熟,在校园和企业园区应用中也有不少成功实践,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跨城市跨领域的身份互认,“一码通域”在技术上没有问题。

  能实现而尚未实现,想来无外乎行政壁垒和利益壁垒。眼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显然为“一码通域”“多码互认”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我省就与浙江建立了疫情防控“健康码”互认合作关系,实现“亮码”互认、“验码”互认、“转码”互认,引导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效果立竿见影,截至2月28日我省已经有45.07万人定向到浙江复工。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近日也表示,海南的健康码很快就能和广东、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实现互认。这是大势所趋,自然应该成为努力方向。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曾达成协议,以“一码通域”实现“多码互认”。未来,市民使用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在三省一市享受交通、社保、旅游、支付等各种公共服务。今年的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介绍说,我省“就医一卡通”改革工作已全面推开,目前省直25家医院全部实现“一卡通”,全省18个省辖市也很快完成省直和市级医院“一卡通”问题。

  信息互通、数据互认,带来的是畅通,提高的是效率,提供的是便利。公共服务,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一码通”思维,把繁琐交给数据后台,把方便留给群众,如此一来,“通”的是数据,是信息,更是民心。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