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之巅的气象人
时间:2017-04-27 05:55:30 | 来源:河南商报 | 作者:高云

  豫网站里的工作人员分两拨轮流值守,当班的一组,每天两人值班,其他人培训,维护监测仪器,干杂活。

  工作之中

  每天定时观测5次 传输气象数据

  当班时,他们每天定时观测5次,传输气象数据。从早7点到晚8点,是标准的工作时间。遇上恶劣天气,加密监测、上夜班在所难免。

  “这儿的闪电是柱状的,第一次在这听到雷声,吓得我腿都软了。雷越大,活越多。”蔡冠杰说,雷暴天要往屋外跑,关生活用电的电闸,给跳闸保护的监测仪器开电闸……

  遇上大雪天,测量风速的“扇叶”会上冻。

  他们还得爬到12米高的风塔上除冰。每上一步,就要用锤子锤去上一阶梯的冰,手套瞬间粘到柱子上……

  好在现在科技进步,大多数数据都由机器自动监测了。相比之下,王彦涛年轻时的人工监测,可要苦多了。

  他清晰地记得,有次12级大风中,他手中的记录纸飘走,那是当天的一项重要气象记录。最终,纸追到了,自己却被十二级的大风牢牢地“贴在”锋利无比的铁丝网上,双手鲜血直流。

  工作之余

  修房顶、种菜,他们成了生活“多面手”

  “修房顶、修水电、除草、种菜……”28岁的蒋超说,各种杂活,让他们成了“多面手”。大厨每月休息那几天,他们还要自己做饭。

  工作之余,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彩,聊天、打篮球、打乒乓球、上网……

  在25岁的李豪看来,现在有了宽带,他们并没有“与世隔绝”的寂寞。王彦涛贴心地给每个房间装上了WiFi。

  而有些“老传统”还在延续,比如,给游客指路是生活“调剂”,难找女朋友,两年在家过一次春节,那条不变的山路……

  “驴友说羡慕我们常年在山上,我们却很羡慕他们的小日子。”24岁的蔡冠杰说,交通的不便,使得他们注定成为“异类”。一个月放假8天,只能轮休。每次下山后,朋友聚会成了必备的项目。

  伴随景区的开发,有了一条更为平缓的游客步道能通往这里。但这条“平路”连这些年轻小伙,也要走四五个小时。

  所以,“舍远求近”走老路的传统,还在这里延续着。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