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猪草 □陈健
时间:2020-06-04 08:02:25 |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 作者:

  老家在豫南淮河岸边,小时候家家养猪,老家有句俗谚“穷不丢猪,富不离书”。“穷不丢猪”的原因,在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喂上一头或两头猪,用每天的洗碗刷锅水,再添加一瓢米糠或麸皮喂养,临到年关就是一家老小的指望。杀上一头猪,年货全办完,因而,农家人称喂猪为“攒钱”。

  那时农家人一般是建不起猪圈的,机灵聪明的农家人常常选择一片平坦的场地,用铁锤、斧子之类的钝器楔入一个结实的木桩,从街上的铁匠铺打制一条铁链子,把猪用铁链子牢牢地拴住,铁链子这头的铁圈就套在了木桩上,木桩也就成了猪的活动“圆心”。猪就在它的活动领地用长鼻子拼命地“拱呀拱呀”,希望能够发现“填肚子”的食物,日积月累,不知搜了多少遍。自然也就收获寥寥,每次不到主人做饭,猪就“哼哼唧唧”地叫开了,那叫声是对铁链禁锢的“抗议”,也是对饥肠辘辘的“叫喊”!

  因为猪,孩子们也有了新任务——剜猪草,老家人叫“打猪草”。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只要不是北风凛冽的寒冬、嘀嘀嗒嗒的雨天,家里的长辈会专门吩咐“打猪草”的任务,一提篮、两箩筐或者更多,主要是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或喂猪头数的多少来分配。这也成了必做的“特殊作业”。

  任务分定,长辈们还不忘嘱咐,一定要“打”猪喜欢吃的,什么“猪殃殃”“牛舌棵”“窝窝菜”“驴尾巴蒿”“破棉袄”“野燕麦”“马齿菜”等这些不同季节生长的野草,那时候村庄的池塘多,有些池塘里水面上生长的“浮萍”、浅塘里生长的“鱼腥草”等也是采撷对象,这些也是猪比较喜欢吃的。“猪儿们”有了我们给它提供的这些“野味”,嘴巴吃得“吧唧吧唧”响,尾巴不停地摇摆着,说不定这动作就是在向我们表示感谢呢!

  孩子们玩性大,有的小朋友为了玩,敷衍任务,把长辈们的话当“耳旁风”,还遭到皮鞭的“教训”呢。有一个名叫群山的玩伴,为了快点完成任务,把“猫儿眼”“水蒿”等这些“苦得闹舌根”的家伙挖回去喂猪,猪哪有这么傻啊,拒食,照样不停地“抗议”,结果惹恼了他爹,把小屁股打得红肿,算是长了记性。还有贪玩的小朋友,耍奸使猾,偷干活儿实诚的小伙伴的劳动果实。“淘气鬼”尿狗就因为偷抓小伙伴明明的猪草,俩人还干了一仗。

  “打猪草”让我们这些懵懂孩童对穷困的家庭做出了一份贡献,“猪儿们”吃了我们采回的“野味”加速了成长,同时也减少了米糠、麸皮之类的投入。

  “打猪草”这项儿时的“特殊作业”,使那个年代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从小就真切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就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懂得了奋发向上。这些不仅仅是人生的经历,而且是成长的财富。每每回味,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都是大有裨益,也是一种力量和指引。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