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跃梅 这几天,一首名为《方舱医院真神奇》的“魔性”儿歌刷屏。“方舱医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医生护士才艺多,各领病人来一曲。”其曲风和歌词,引发了网友的争议,一些网友评论“听后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这首儿歌的本意是为了鼓舞人心、凝聚人心、赞颂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里面唱歌、跳舞并非关键所在,许多评论聚焦于“治病救人教舞技”“各领病人来一曲”,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淡化疫情防控的艰辛与不易之嫌。 一首儿歌,本不应过多苛责。笔者要说的是,疫情防控是一件严肃的事,方舱医院的横空出世和成功运行,其价值远不止于“真神奇”,背后还有着更宏大的意义,体现着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中国智慧。 方舱医院的构想体现了中国智慧。疫情防控过程中,扩充收治容量非常重要,但是现有医院容量已近饱和,如何才能通过最实用的办法来处理这一难题?方舱医院就是答案。它用最少的资源,最简单的改动,快速达到了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尽管方舱医院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办法,却是一个可取的办法、有效的办法。事实证明,“生命之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疫情防控的“奇兵”。 有了智慧只是第一步,要把“智慧”变成“实景”,就需要发挥制度优势。方舱医院要快速建成,涉及的领域、协调的部门林林总总。一声令下,有的是通宵达旦,有的是枕戈待旦;有的千里驰援,有的原地待命;有的扮演主力,有的甘当配角,方舱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进度,以最快的速度建成投入使用,这正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目前,多个国家借鉴中国经验,已建起了方舱医院“国际版本”。 有些事物的意义,并不能用时间来衡量。方舱医院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超过12000余人,可说是人类抗击传染病史上的创举。从构想到建成使用,再到休舱,每个步骤都有许多宏大的故事,诸多感人的细节,有数不清的人和事值得我们不断用艺术去书写、记录、歌唱、升华、铭记。 无论运用何种艺术形式,不能把崇高的事物降维,把现实事物虚无了,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可以运用灵动的语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
- 上一篇: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
- 下一篇:允许商户临时占道经营释放监管善意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